葉柳
摘 要:自主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核心理念之一,現在不少信息技術課堂的自主學習流于形式。從四種有效手段方面,談促進信息技術課程的自主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明確目標;及時評價
浙江省信息技術教研員魏雄鷹老師曾這樣說:“沒有哪一門學科的內容變化可以和信息技術學科相比,也沒有哪一門學科能如此緊貼著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這是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為難之處。”
自主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習慣自己探索、思考,掌握學習的方法,而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
現在,教師也已經把自主學習引入課堂。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遇到困難時,可以求助他人,可以討論學習也可以合作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有效手段,促進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
一、巧用課前,產生“我想學”,是自主學習的良好開端
學生都很喜歡信息技術課,但大部分是抱著娛樂的態度來到微機房,學習欲望不強,若想讓他們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并在短短45分鐘內提高效率,我們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一個人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而這興趣,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課前時間,為本節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我想學”。
比如,七下的“第二課圖片素材的簡單處理”。課前在投影儀上循環播放幾張缺陷明顯的圖片,學生來微機房后必然會留意到這些圖片,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評價一番。當正式上課時,就可用幾個問題“生活中你有沒有碰到這些不趁人意的圖片,扔了還是留著?我們該如何處理呢?”簡單直接觸動學生的心聲,激發他們處理圖片的興趣。
二、明確目標,清楚“學什么”,是自主學習的指路明燈
我們知道明確目標能對一個人的學習、事業以及人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老師演示學生模仿,一節課就這樣糊糊涂涂地過去了,學生不清楚自己到底學了什么。沒有成就感的課堂,學習就會缺乏動力。自主學習的課堂,需要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這離不開學習的動力,也就必然要求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引入課題后,我們就要明確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什么”,這樣便于學生自我檢查、小結,產生一定的成就感。
比如,七上的“第十三課創建數據表”,這是“數據處理與應用”單元的第1課。俗話說,初次見面,印象最重要。學生在生活中幾乎沒接觸過電子表格,可能會被工作表中密密麻麻的單元格給嚇住,從而產生恐懼,影響后續的電子表格的學習。所以,我們需要用學習目標幫學生理清思路。引入課題后,我就清晰展現目標。
①簡單了解電子表格的功能,能夠指出Excel工作窗口特有的組成部分;
②能準確區分工作簿、工作表和單元格;
③能夠根據需要在工作表中輸入、修改數據;
④會使用填充柄自動填充數據;
⑤能夠保存工作簿。
三、多層次教學,學生“享受學”,讓自主學習更有效
新課程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讓他們在自身基礎水平上,都能自主學習。在信息技術教研中教師經常提到學生起點高低不一。特別是現在,信息技術更新了教材,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信息素養參差不齊的現象更顯嚴重。
學生們只能在自己的水平范圍內學到知識。要想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我們必須進行分層教學,設計多層次的任務,有易有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各有所獲”,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且只有在獲得成功之時,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學習的動機才會越強烈,他們才會“享受學”,才會愿意進一步向前走,主動去學習。
比如,七上的“第八課自選圖形的應用”。對于家里有電腦,或者小學已經接觸過Word的同學來說,自選圖形的操作太簡單,老早就會,或者一下就學會。而對于沒碰過電腦,或者動手能力弱的同學來說,卻比較難。所以,可以進行分層教學,設計多層次任務。
先讓技術好的學生上臺演示自選圖形的插入、簡單設置,讓他們有表現的時間。技術欠缺的同學得到了引導,技術好的同學也一塊回憶鞏固了知識。接著,展示不同層次的任務:制作禁止吸煙的標志和小小創作。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選擇符合自己的任務。
四、及時評價,促進自主學習的再循環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找出每位學生的閃光點,應及時評價學生的活動表現和作業。比如,“你對色彩搭配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有空可以多指導指導周圍的同學”。具體豐富的語言,學生會對學習產生一種自信,于是更主動努力,追求下一次的自主學習,也就達到了自主學習的再循環。
參考文獻:
[1]宋武.初中信息技術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2012(24).
[2]寵天祥.高中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式教學應用初探[D].西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 浙江臺州黃巖澄江中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