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穎
摘 要:新課程改革讓小學計算數學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雖然有了新的氣象,可是部分問題也顯現出來了。因此對于計算數學需要進行重新審視,對其中一些不得當的方法進行調整,提取出長期發展而來的計算數學的精髓,將重心放在學生興趣培養上,綜合的來提升學生計算數學的的能力,鍛煉他們的思維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有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139-01
新課程改革中對一些傳統的數學內容進行了新的定義,雖然這些新的改變是為了符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內容和生活較為貼近,可是問題就是,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哺乳以前了,而且心算能力降低了,原本比較突出的興趣特點也沒有得以體現,因此我認為,新課程改革后的計算數學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1 增加情境教學,提升學生興趣
小學課堂是新課程發揮作用的主要渠道,新課程數學改革,希望能夠讓學生具有探索性思維,因此對于一些數學問題進行了調整,加深了這些問題的探索性和創新性。如《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所以,開展計算數學教學,應該要建立好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來獲得興趣,感受計算數學的樂趣。日常教學中,也有部分教師試著建立情境,可是使用的勁兒太大了,導致了數學課變成了口語課,不僅將整個教學計劃拖累,而且,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沒有顯著提升。情境建設要用在關鍵地方,要和生活聯系緊密,要滿足當前學齡學生的特點需求,信息量要適當,以激發興趣為主,而不是整個教學過程都使用的手段。
1.1 情境建設緊密聯系生活,增加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因此生活即是數學知識的發源地,同時又是其歸屬地。教學教材的內容可以根據教學需求來進行選擇和設計,讓其和生活貼近,讓學生易于接受,產生興趣。
1.2 增加操作情境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他們天生喜歡動態的方式,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我們要把握好這一特點,通過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建立操作情境,講述百遍不如讓其親身體驗一次,在實踐中獲得成長。
1.3 創設開放性、探索性情境
新課改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了新的定義和編排,目的就是提升這些內容的探索性,在教學的時候就能夠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因此進行課堂教學,教師也要善于建立這樣的情景,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探索知識,活躍思維能力,在思索中成長,在思索中獲得興趣。
2 注重理論教學,增強思維能力
計算數學的算理算法是其重要的基礎知識。很多的小學數學教師進行計算數學教學的時候,將算法過分的看重,以至于學生也只是側重于算法的訓練和學習,對于算理比較薄弱,這樣往往是只顧其形的做法,沒有深入計算數學的本質。之所以會放棄算理是因為,理論性的內容放到數學上來就會變得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快速的見成效,而重視算法的應用,其實對算理的學習是為了建立一個數學思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獲得增強。所以應該要算理算法同時重視。
3 利用現代科技來提升教學效果
現代科技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教師不再是上完一節課后,全身都是粉筆灰,可以將課件內容提前準備好,使用多媒體教學來進行演示,而且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于計算數學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計算機數學的目標不是單一的,通過練習來掌握快速運算的能力是所有目標中的一個,因此練習對于計算數學來說非常的重要,在尋找練習的量和質的平衡時就需要教師多下功夫。新課程中對于各類教學方法都要求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為目標,因此練習的設定也應該是如此,而不是單純的通過大量的題目來加深印象,練習要有代表性和思索性,在保證了質量的前提下,只需要適當的量便可達到目標,學生也不會負擔過重,這是有利于教學效果提升的。
4 注重口算、估算練習,提高計算速度及正確率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并鼓勵算法的多樣化。我認為我們要加強口算、估算教學,以此來提高計算速度及正確率。結合日常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算、估算的意識和興趣;課前準備3 min左右的口算、估算練習;進行針對性練習,如,學習“63×48”等進位乘法,練習“2×7+6,8×6+7”等口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注意類似的學生易混淆、易錯的口算題的訓練,如“15×4,14×5,25×4,24×5”等。
5 多樣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在計算教學中,評價的形式應多樣化,這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紙筆測驗、日常檢查﹙口頭提問、板演、作業、數學日記、課堂觀察等)、課堂觀察,既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也不加重學生的負擔,便于教師及時調整計算教學策略,因此是一種很好的考評形式。口頭提問時最簡單易行的一種方式,可以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觀察包括觀察學生算法、算理掌握情況,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積極、自信,觀察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創造性等。數學日記,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用于評價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通過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可以像談心一樣地寫出自己的情感、態度、困難或感興趣之處。老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數學日記的形式,包含如下內容:今天數學課的課題,所涉及的重要的計算法則和算理,你理解的最好的地方,不明白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總之,要用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使學生喜歡計算、準確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我國人民比較驕傲的能力,在世界范圍內也是比較先進和有名的,因此計算機數學不能夠被荒廢,小學生學習計算數學應該要從興趣入手,通過對他們建立興趣,來開展教學工作,可以降低教學難度,教師需要以學生的眼觀來看待教學,站在他們的年齡段來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計算能力,這是新時代計算數學的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