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海成
摘要: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前者“魚”指知識,后者“漁”指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授生以漁”,即要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尋方法及規律,實現“做數學”的目的。它是一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巧用“做數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做數學
“做數學”即是在“做中學數學”,是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提高數學素養。近年來,伴隨著初中數學教學的不斷改革,新課改也提出:在培養學生記憶力及模仿力的同時,還應增強其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合作交流意識,拓寬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巧用“做數學”不僅順應新課改潮流,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一、加強生生合作,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做數學”強調的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強調的是學生理解、思考的過程,注重學生的親自參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確保不偏離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加強生生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對于“(X-3)(X+2)=20的求解”。長期以來,教師常常將其轉換為一般形式,進而求解出答案。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還使師生沒有實現互動,生生沒有交流。為此,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根據全班人數,合理分組,并在每一組中挑選一位組長,由組長將小組討論后的結果總結出來。在最后的總結過程中,有的小組提出,此道題的解法有:因為(X-3)與(X+2)之間的差為5,同時X+2> X-3。先將(X-3)(X+2)轉換為X(X-5)。所以:X=3或(X-5)=5,即X1=3,X2=0。”通過這一討論過程,不僅加強了生生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而且還能夠提高課堂效率。
二、尊重學生意愿,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做數學”的過程,強調的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強調的是學生理解、思考的過程,注重學生的親自參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確保不偏離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自身意愿,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如:學習“圓柱體積”時,采用可小組合作的課堂活動方式,將教具發給學生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推導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小組合作后,有的學生提出“將圓柱起開,按照黑板上的圖擺放后,得到一個近似長方體,根據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得出,圓柱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還有的學生提問“我們將近似長方體的最大面作為底面,為什么總是算不對?”面對這一預料之外的情況,老師如果置之不理或是簡單地說學生的做法有錯,不僅會打擊到學生學習積極性,挫傷學生自主思考意識,也不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而此時,若采用以下方法則可較好地處理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這樣說“你們的擺法是沒有錯的,只不過是中間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看班里有哪位學生愿意幫助呢?”雖然在此種情況下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設計可能用不上,但學生們自主探索、深入鉆研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遵從學生們的意愿開展活動,學生有著很大的熱情,也能很好地提高活動的效率。但尊重學生的意愿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師不可單純為了追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精神而完全按照學生的意愿行事,數學教學的目標還在于讓學生們掌握正確的數學知識、技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還要擔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堅持不偏離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
三、開展實踐活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知識源于實踐同時也是為實踐服務的,“做數學”的一大特色即是注重實踐,而這一實踐并不局限于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還包括為學生設計課外實踐活動,將數學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們在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實踐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如:學習“有理數的乘除法”時,課本中有一個是觀察思考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教師可開展實踐活動。課前準備一副紙牌,在課堂中進行實驗,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通過這一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明白偶數位比奇數位多一,因此,得出9張牌并不能夠全部翻到反面,而十張牌、十二張牌就能夠全部做到。當學生紛紛匯報自己的活動成果后,教師可針對學生們的回答進行正確的引導,糾正學生們的錯誤,讓學生們更為深刻、準確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學生們在課中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雖然會犯錯誤,或者是涉及的內容較為幼稚,但其中不乏創新創造的火花,同時可看出學生的活動熱情很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做數學”是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親身體驗、自主思考的過程,是一種創新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意愿,開展“做數學”教學,充分發揮這一方法的作用,促使中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中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佩芬.初中數學教學中"做"數學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1):16-17.
[2] 黃加亮.淺議“動手做數學”的優點及其在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