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職業院校活力的根源所在。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必須從企業用戶需求出發,把滿足企業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素質及綜合競爭力,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的教育資源,培養行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
1 概述
隨著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飛速發展,職業教育的價值已不再是簡單的人才培養,而是為企業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企業的認可率和信任度是決定職業教育價值的關鍵所在。因此,校企合作才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職業院校活力的根源所在。職業教育必須從企業用戶需求出發,把滿足企業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素質及綜合競爭力,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的教育資源,培養行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對學校而言,將企業的行業優勢轉化為專業培養的重要一環,對企業而言,學校的專業優勢也會為企業提升人才的層次提供便利條件。
2 校企合作的益處
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知識和能力的有機結合,重視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環節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必要途徑。校內外實訓基地是高等職業教育中配合理論教學而設置的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保障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資源平臺。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職業教育是通過學校與企業的融合,借助多種教育資源和環境,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它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學生在生產頂崗性實習階段是學校學習階段的必要延伸。
2.1 校企合作中,根據企業用人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從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更注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因此我們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例如我們的網站設計與制作專業根據用人企業的要求加強了.Net、JAVA、FLASH、PHOTOSHOP等專業課的教學與實驗。在教學方法上,根據計算機項目化課程教學要求,我們采用了以“任務驅動”為主要思路的課堂教學方法。我們將計算機課程的一個個項目分解為多個任務,在課堂上由教師明確布置給學生所要完成的任務,師生共同探討該任務的解決辦法,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教學組織上,首先,力爭給學生一個真實的工作學習環境。項目化課程教學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生在校期間,我們將課程的授課地點大部分移到了實驗室機房,有了一個盡可能模擬真實企業崗位的環境;學生在合作企業實習期間,其授課地點則全部移到了企業實際的崗位上。其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突出團隊協作、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方法。學生在小組的群體環境下,共同協商問題,使得群體智慧為每個學生所共享;各司其職解決難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有利于學校建立與企業相近的實踐基地
⑴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為完成該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按照新的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改革要求,學院專門建設了能夠實現理實一體教學的軟、硬件技術實訓室、網絡實訓室、廣告設計與裝潢實訓室,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創建工作情境,有利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這些實訓室的計算機配置較高、安裝有該專業實訓所需的軟件,學生在校期間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驗性教學,以及綜合性的專業實訓都在本實訓室完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除了保證計劃課時內的實驗實訓任務,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使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完成實訓項目任務,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己設計和開發項目。
⑵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院積極建設校外教學實踐基地,與企業單位合作,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在校的最后半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可以在企業中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在企業老師的帶領下,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提高綜合素質,為就業打好基礎。實習期間工作能力強,表現突出的學生有機會在實習企業就業,縮短了就業適應期。
2.3 校企合作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
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兩種環境中成長,有計劃地使他們的“事業心、責任感、專業技能、團隊意識、人際關系、協作精神、組織紀律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養,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2.4 “校企合作”有利于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要堅持“雙師”素質的提高與“雙師”結構的優化并舉的原則,按照“引進培養結合,專職兼職互補,校企合作共建,理論實踐并重”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注重師資隊伍的梯隊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雙師”素質教師比例。教師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業掛職鍛煉,并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開發工作。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也為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們還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定期聘請企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舉辦系列講座。通過這些措施促進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優化師資隊伍,提高實踐教學的能力。
3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還主要集中在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方面,對于多媒體方面的合作還涉及不多,其次是跨行業的合作幾乎沒有。今后我們要在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礎上尋求更加廣泛的合作。
4 結束語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對于高職教育來講是一條成功之路。這種教育方式既為企業培養了合格的人才,同時也使學校在與企業的合作中得到了提升。改變傳統的教育與教學模式,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