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雷
摘 要 提高待遇增強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明確專業發展目標增強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動力,完善輔導員準入制度健全崗位選撥體制,制訂輔導員專業標準健全崗位管理體制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建設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 輔導員 專業化 專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On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LIU Chuanlei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Improve the treatment and enhance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clearly gaining momentum counsel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access system and selec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improve job counselor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unselor;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1 激活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1.1 提高待遇,增強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
制約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的條件有兩個:一是經濟收入;二是社會地位。“作為現代教師,知識和能力已經不是突出的問題,非學術方面的品質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愛心、責任心、進取心,很多時候,教師面對的不是能否勝任工作的能力問題,而是能否對職業認同所產生的工作態度問題。”可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關鍵就在于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促進他們專業自主意識的形成。具體做法:第一,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經濟待遇,切實改善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社會地位。由于高校輔導員的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是緊密相連的,只有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經濟地位和物質待遇,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感。第二,尊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客觀現實,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他們以足夠的照顧。通過對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適時予以獎勵,使高校輔導員成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職業,能夠讓更多的高校優秀畢業生愿意長期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
1.2 明確專業發展目標,增強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動力
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要求高校學生工作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對高校輔導員工作以及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同樣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輔導員自身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學校管理部門要主動幫助那些愿意長期從事大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確立專業發展目標,鼓勵輔導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一兩個特定的工作內容作為自己今后專業發展的方向。其次,從制度上為愿意長期從事大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搭建專業發展平臺,讓他們能夠“留下來”并“留得住”,鼓勵和支持他們攻讀相關學位或接受專業化培訓,讓輔導員都有自己側重的專業領域,并能夠發展成為職業型、專家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 完善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有效約束機制
2.1 完善輔導員準入制度,健全崗位選撥體制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使他們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方面,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經驗能夠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在美國大學中,有一大批專業人員選擇輔導員作為自己的職業和事業追求。在香港高校中,從事學生工作的職員大多具有心理學、教育學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均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技術和相關的知識為學生提供專業化服務。”合理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快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學嚴格的輔導員“入職”和聘用制度,通過提高輔導員的準入標準,盡可能地從研究思想政治、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中選拔專業人員,嚴把輔導員“入口”關,才能不斷提高我國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進而加快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發展進程。
2.2 制訂輔導員專業標準,健全崗位管理體制
(1)制定高校輔導員專業標準。專業標準既是評判輔導員專業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有效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質量的前提。因此,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專業標準,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標準化的工作制度設計,用來明確規范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空間和工作績效。鑒于此,高校輔導員專業標準的制訂,要針對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空間和工作績效等具體情況展開。
(2)完善輔導員隊伍管理機制。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組成部分,輔導員應走專門化的道路,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工作面臨著越來越艱巨的任務,輔導員隊伍的“非專業化”已經影響到大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僅僅抓住制度建設這一關鍵,完善輔導員隊伍管理機制已勢在必行。
第一,形成開放的公平競爭選拔機制。為了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從根本上實現輔導員隊伍的整體優化,就需要建立公平競爭的輔導員選拔機制,通過嚴格的任職標準和選拔任用,培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職業環境,才能使輔導員成為令人羨慕而又難以進入的職業。“這就需要高校管理部門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按照‘按需設編、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競爭上崗的原則,全面實施‘擇優聘用,雙向選擇的措施,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以績定獎、績優獎優的崗位分配機制,使優秀人才能夠進得來、留得住,以此推動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第二,形成嚴格的考核機制。針對輔導員的工作情況,建立嚴格的激勵與退出并舉的管理約束機制,將輔導員的實際工作績效與嚴格的獎懲機制結合起來。如,對日常工作中做出貢獻的輔導員,給予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對那些因工作消極或不合格、不適合做輔導員工作的人員,根據管理部門所收集的由院(系)、教師、學生等層面提供的輔導員工作評價的有關信息,及時予以批判教育直至勸退。
第三,完善輔導員隊伍培養機制。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必須建立在輔導員專業素質和能力提高的基礎上,高校管理部門不僅要把好輔導員“入口關”,而且要加強對輔導員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做到制度建設和教育培養相結合,打造輔導員建設工程。各高校應從實際出發,形成完備的教育培養機制。
首先,科學設計校本培訓方案。學校是教育改革的基點,教育改革必須通過學校改革才能實現,輔導員作為學校改革的主體構成之一,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只有回歸學校,在學校中進行才能得以實現。因此,輔導員培養校本培訓方案的設計,必須根據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實際需要,結合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的特點,在充分調研輔導員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校本培訓方案、目標實施的步驟和時間、輔導員培訓計劃及考核體系,形成輔導員培訓業務檔案,根據輔導員專業發展的階段水平,幫助輔導員制訂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規劃。
其次,完善校本培訓課程體系。輔導員培訓要緊密結合高校工作和大學生特點,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師專業培訓中以知識框架為起點,按學科邏輯進行的培訓課程模式,構建具有輔導員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必須圍繞“學生事務”管理這一根本,通過培訓,提高輔導員對學生工作的研究能力,能夠對學生工作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主動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具有指導學生工作的專業能力,并能夠根據學生工作變化的要求,不斷轉換工作方式,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史秋衡,劉麗麗.認同危機: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隱憂.中國高等教育,2007(12):26.
[2] 孟憲青.高校輔導員專業化進程中必須處理好的幾個關系.北京教育,2010(07-08):85.
[3]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