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臺灣職業教育產學結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4-06-23 07:58:37李向東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

李向東

摘要:我國臺灣地區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備,發展成熟,提倡“全人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基本素質、職業技能和態度等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職業人才,在培養模式、教育教學、就業指導、產學合作、學生特色化教育之路等方面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關鍵詞:臺灣;職業教育;產學結合;創新創意;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174-04

臺灣的職業教育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已占據臺灣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從表1可以看出,1993年臺灣共有高校125所,其中職業院校只有3所,到2012年,臺灣高校共有162所,其中職業院校有71所,發展非常迅速,結構也在不斷變化,職業院校數量占高校數量比例逐年增加。如圖1所示,臺灣的職業院校包括二年制專科、五年制專科、四年制技術學院、碩士班、博士班等,體系發展成熟、完善,普通教育系列和技術與職業教育系列左右溝通,形成了一個渠道多樣、體制完整、交叉互通、具有暢通升學進路的職業教育體系。在臺灣,很多政治精英和商賈巨子都畢業于職業院校,臺灣的職業教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有力推動因素,這在臺灣業界是得到公認的。在職業人才培養上,臺灣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專業能力培養、職業素質養成等全方位的教育,臺灣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倡“全人教育”理念,既重視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也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注重人才基本素質的培養

臺灣“四技”(四年制職業技術院校本科)一般是以打造全方位發展的技能人才為目標,主要是強化學生的多元學習、生活實踐和職場經驗等,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職業技能培養。在低年級階段,主要開設通識課程、系基礎課程、系專業核心課程,進行創新博雅的通識課程與文化創意素質的培養。臺灣某職業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2所示。

重視專業基礎 在臺灣,職業教育不是僅僅以宣傳夠用為度,為了使學生將來在職業生涯中具備發展的后勁,在基本專業素質教育上是非常重視的。比如信息管理專業,仍保留了數學等基礎課程,當然不再是以往普通本科教育的“數學分析”,而是經過改革的“應用數學”,重點講解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內容,重實踐,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組合、提煉,使之適應職業教育。

重人文素質 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本來就不高,這是學生在小學、初中到高中階段自然形成的。為了彌補職業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不足,在如圖2所示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校在通識課程中,把倫理、服務、勞作等人的基本素質納入課程中來,在重視技能培養的同時,不忽視人文素質教育。臺灣的企業在錄用員工時也特別注重學生是否具有正直、誠信、認真的品格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等素質。

重創新創意 臺灣職業院校的學生在高考中輸在文化知識的比拼上,但是往往這樣的學生并不缺少創新創意,甚至臺灣很多創業成功的人士都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因此,在臺灣很多職業院校都注重開展“創意、創新、創業”的“三創”教育,并作為一門通識課程,所有專業都開設,通過課程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不管是在專業技術領域的創新和專利,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創意,都有職業院校學生的影子,把創新變成一種習慣,為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結合學生特點,聚焦企業人才技能需求

推動跨領域學程 學程是臺灣專業學習的一種形式,一個學程由一個專業的一系列主干課程組成。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臺灣職業院校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程。在學習本專業課程之外,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選修跨領域學程。如學生在學習信息管理專業的同時,可選修科技行銷學程,達到學校要求,可獲得由學校頒發的學程證書,以此證明學生具備相關的技術和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推動訂單式就業學程 在高年級階段,推動訂單式就業學程,打造優質的產業學院,以就業為導向的系列課程設置是學校與業界商討共同制定的,課程力求務實實用。在教學中,“雙師”(本校教師和企業教師)共同授課,把企業的資源引進學校,包括設備和師資,使學校的教學設施與企業發展同步。以就業為導向設置課程,可使學生到頂崗企業實習時,學用無縫接軌。在臺灣,很多學校的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才開始參與訂單式就業學程,四年級到企業實習,不至于影響學生基礎核心能力及跨領域的學習。訂單式就業學程的開發,可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生可以在提供訂單式服務的企業就業。學生獲得了技能,熟悉了企業的設備、工作流程,也可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到其他企業也能勝任崗位工作。同時,企業也為教師研修提供服務,教師可到相關合作企業研習,進行深耕服務(類似于大陸的掛職鍛煉),與企業界共同開發實務情境教材,創新教學方法。

推動全程的就業指導 在學生的大學學習期間全程融入就業關懷。從一年級入學開始,進行職業興趣測試,讓學生知道自己喜歡干什么、適合干什么,然后制定職業生涯報告、參加職業規劃競賽,對自己的職業做好規劃,進行模擬面試,提升面試技巧,由具有專業資格的職業規劃師作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導師,強化就業教育,通過就業課程、講座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畢業后還有長期的跟蹤和回饋,反過來指導學校的就業工作。因此,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在為將來就業準備著。全程就業指導概況具體如圖3所示。

推動教學資源建設 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結合這個特點,臺灣的學校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制作情境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課程資料庫的建設,建立了包括電子文檔、演示文稿、影片、動畫、聲音在內的數碼教室。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獲取這些資源,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創新教學方法 鑒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不夠端正,常規的教學方法在職業院校中很難開展,臺灣的學校建立了多元的創新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尤為重要。表2所示是臺灣某職業大學部分學院的教學方法,旨在引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從而提升教學效果。endprint

鼓勵學生取得證照 臺灣的職業教育有一種“證照制度”,類似大陸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學校和企業非常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在學校,職業資格證書是評價一個學生專業技能的手段之一;在企業,職業資格證書與就業機會、薪資晉級、職業升遷等息息相關。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通過開展在校學生的專業技能鑒定、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力鑒定和加強就業生涯的規劃與輔導等措施提高就業率。為推動學生參加技能鑒定的積極性,許多職業院校創造條件方便學生參加鑒定,如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很多職業資格證書考點就在校內,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的報名考試費實行報銷制度,證書可作為學分積累。

企業認可的學生核心能力培養

什么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能力?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學生的職業技能。但是臺灣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的是學生的工作態度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領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析能力、實務技能等,并把這些作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加以培養,通過講座、課程、讀書會、競賽等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核心的實務能力。在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的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可通過量化指標加以考核,采用的公式是:C=(K+S)A。其中K(Knowledge)是知識,主要是指理論知識課程學科成績;S(Skill)是技能,主要是指專業技能課程學科成績、學生考證、競賽、專利等;A(Attitude)是態度,主要是指職場倫理、服務學習、社團活動、通識證照、義工服務等。通過考核,檢查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職場服務態度的程度,所有的成績通過信息系統統計,最終得到一個學生競爭力分數。從公式可以看出,重在考核學生的態度,而態度主要是考核學生的通識課程等其他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態度比知識、能力更重要,這種考核方式也得到了企業界的普遍認同。

啟示

臺灣的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被社會所認可。在職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方面,臺灣職業院校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將學生的態度等軟實力作為核心能力加以培養,由此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職業教育同樣必須重視人的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不是培養低階層的勞動力,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應有更高層次的發展。職業教育如何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顯然將職業教育局限在某一狹隘的崗位技能范圍內,構建不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通道。職業教育的定位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其中明確提到“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所以在職業教育中,人文素質、專業基礎、技能培養同等重要,以此提高學生一般性認知技能,可使學生有更大的潛力去適應未來工作的需求變化,并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推崇自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職業人才更有潛力,更全面,有更好的發展,更能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要實施全程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加強就業指導既可以幫助學生就業,也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確立在社會坐標系中自身的位置,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指導不是畢業時才需要,而是從學生入學就應該開始的教育。就業指導的內容不只是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及職業介紹,還是職業入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個性分析、職業興趣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提供職業信息,幫助學生熟悉職業;開設講座、課程,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決策和發展能力;開展模擬面試和競賽,進行就業輔導,甚至包括幫助學生規劃整個職業生涯。總之,只有將職業指導融入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知己知彼”,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保證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業界應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職業教育與企業要融合、鏈接,這毋庸置疑,但是從現今來看還不夠,企業不能僅僅參與學生入校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畢業前的實習和就業,而是應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除了課程的制定外,緊密型合作企業可開展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的假期見習和實習,并為課程改進提供意見,參與課程教學,與學校進行產學研項目合作,參與指導學生的活動、競賽、職場倫理探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參與學校的教學質量監管。這樣構建有企業深度參與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產學聯盟,培養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企業需求。

職業院校學生軟實力的提升尤為重要 職業院校學生往往因為人文素質不高、職業精神不強等等被人詬病。這些“軟實力”的缺失,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職業發展。其實大學生的“軟實力”是一種吸引力、影響力,主要是指除硬實力外的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職場倫理、創新精神等,它是隱性的,是一種持續的作用力。在很大程度上,軟實力是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和顯著標志,是在就業競爭中的外在表現力,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應聘者的這些素質。因此,職業院校在課程設置、學生活動組織上,應從重知識灌輸轉向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為學生搭建起全面發展的“立交橋”,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力。

因材施教走學生特色化發展之路 職業教育不是生產線,不能批量生產同一產品,而應該以每個個體具體的職業發展為目標,不能不顧個人的差異與個性,不能不顧個人的需要和選擇。職業教育挖掘人的個體潛能主要通過不同的專業或工種、不同的教育內容與形式來實現。職業教育要按專業或工種實施教育,為不同個性類型的個體提供發展的選擇性,應有利于揚人所長、避人之短。一旦個體找到并進入與自身個性相宜的職業發展軌道,就會如魚得水,其天賦潛能必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學生三年在校時間里,學校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除專業學習外,給學生提供各種平臺,比如課余各種校內校外活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環境,幫助發現和提升學生的特點和特色。這樣,學生可能將來不是一個具有優秀專業技能的從業者,但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團隊組織者或活動策劃者。

參考文獻:

[1]林如貞.教師激勵措施之推動策略[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2]楊安渡.產學鏈結之創新性人才培育模式[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3]王煒波.臺灣技職院校辦學特色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6).

[4]林建華.臺灣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07(6).

[5]楊金亮.“2005年臺灣技術與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側記[J].教育與職業,2005(19).

(責任編輯:王恒)endprint

鼓勵學生取得證照 臺灣的職業教育有一種“證照制度”,類似大陸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學校和企業非常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在學校,職業資格證書是評價一個學生專業技能的手段之一;在企業,職業資格證書與就業機會、薪資晉級、職業升遷等息息相關。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通過開展在校學生的專業技能鑒定、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力鑒定和加強就業生涯的規劃與輔導等措施提高就業率。為推動學生參加技能鑒定的積極性,許多職業院校創造條件方便學生參加鑒定,如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很多職業資格證書考點就在校內,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的報名考試費實行報銷制度,證書可作為學分積累。

企業認可的學生核心能力培養

什么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能力?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學生的職業技能。但是臺灣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的是學生的工作態度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領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析能力、實務技能等,并把這些作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加以培養,通過講座、課程、讀書會、競賽等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核心的實務能力。在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的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可通過量化指標加以考核,采用的公式是:C=(K+S)A。其中K(Knowledge)是知識,主要是指理論知識課程學科成績;S(Skill)是技能,主要是指專業技能課程學科成績、學生考證、競賽、專利等;A(Attitude)是態度,主要是指職場倫理、服務學習、社團活動、通識證照、義工服務等。通過考核,檢查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職場服務態度的程度,所有的成績通過信息系統統計,最終得到一個學生競爭力分數。從公式可以看出,重在考核學生的態度,而態度主要是考核學生的通識課程等其他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態度比知識、能力更重要,這種考核方式也得到了企業界的普遍認同。

啟示

臺灣的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被社會所認可。在職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方面,臺灣職業院校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將學生的態度等軟實力作為核心能力加以培養,由此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職業教育同樣必須重視人的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不是培養低階層的勞動力,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應有更高層次的發展。職業教育如何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顯然將職業教育局限在某一狹隘的崗位技能范圍內,構建不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通道。職業教育的定位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其中明確提到“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所以在職業教育中,人文素質、專業基礎、技能培養同等重要,以此提高學生一般性認知技能,可使學生有更大的潛力去適應未來工作的需求變化,并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推崇自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職業人才更有潛力,更全面,有更好的發展,更能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要實施全程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加強就業指導既可以幫助學生就業,也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確立在社會坐標系中自身的位置,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指導不是畢業時才需要,而是從學生入學就應該開始的教育。就業指導的內容不只是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及職業介紹,還是職業入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個性分析、職業興趣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提供職業信息,幫助學生熟悉職業;開設講座、課程,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決策和發展能力;開展模擬面試和競賽,進行就業輔導,甚至包括幫助學生規劃整個職業生涯。總之,只有將職業指導融入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知己知彼”,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保證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業界應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職業教育與企業要融合、鏈接,這毋庸置疑,但是從現今來看還不夠,企業不能僅僅參與學生入校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畢業前的實習和就業,而是應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除了課程的制定外,緊密型合作企業可開展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的假期見習和實習,并為課程改進提供意見,參與課程教學,與學校進行產學研項目合作,參與指導學生的活動、競賽、職場倫理探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參與學校的教學質量監管。這樣構建有企業深度參與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產學聯盟,培養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企業需求。

職業院校學生軟實力的提升尤為重要 職業院校學生往往因為人文素質不高、職業精神不強等等被人詬病。這些“軟實力”的缺失,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職業發展。其實大學生的“軟實力”是一種吸引力、影響力,主要是指除硬實力外的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職場倫理、創新精神等,它是隱性的,是一種持續的作用力。在很大程度上,軟實力是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和顯著標志,是在就業競爭中的外在表現力,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應聘者的這些素質。因此,職業院校在課程設置、學生活動組織上,應從重知識灌輸轉向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為學生搭建起全面發展的“立交橋”,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力。

因材施教走學生特色化發展之路 職業教育不是生產線,不能批量生產同一產品,而應該以每個個體具體的職業發展為目標,不能不顧個人的差異與個性,不能不顧個人的需要和選擇。職業教育挖掘人的個體潛能主要通過不同的專業或工種、不同的教育內容與形式來實現。職業教育要按專業或工種實施教育,為不同個性類型的個體提供發展的選擇性,應有利于揚人所長、避人之短。一旦個體找到并進入與自身個性相宜的職業發展軌道,就會如魚得水,其天賦潛能必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學生三年在校時間里,學校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除專業學習外,給學生提供各種平臺,比如課余各種校內校外活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環境,幫助發現和提升學生的特點和特色。這樣,學生可能將來不是一個具有優秀專業技能的從業者,但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團隊組織者或活動策劃者。

參考文獻:

[1]林如貞.教師激勵措施之推動策略[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2]楊安渡.產學鏈結之創新性人才培育模式[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3]王煒波.臺灣技職院校辦學特色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6).

[4]林建華.臺灣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07(6).

[5]楊金亮.“2005年臺灣技術與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側記[J].教育與職業,2005(19).

(責任編輯:王恒)endprint

鼓勵學生取得證照 臺灣的職業教育有一種“證照制度”,類似大陸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學校和企業非常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在學校,職業資格證書是評價一個學生專業技能的手段之一;在企業,職業資格證書與就業機會、薪資晉級、職業升遷等息息相關。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通過開展在校學生的專業技能鑒定、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力鑒定和加強就業生涯的規劃與輔導等措施提高就業率。為推動學生參加技能鑒定的積極性,許多職業院校創造條件方便學生參加鑒定,如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很多職業資格證書考點就在校內,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的報名考試費實行報銷制度,證書可作為學分積累。

企業認可的學生核心能力培養

什么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能力?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學生的職業技能。但是臺灣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的是學生的工作態度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領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析能力、實務技能等,并把這些作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加以培養,通過講座、課程、讀書會、競賽等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核心的實務能力。在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的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可通過量化指標加以考核,采用的公式是:C=(K+S)A。其中K(Knowledge)是知識,主要是指理論知識課程學科成績;S(Skill)是技能,主要是指專業技能課程學科成績、學生考證、競賽、專利等;A(Attitude)是態度,主要是指職場倫理、服務學習、社團活動、通識證照、義工服務等。通過考核,檢查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職場服務態度的程度,所有的成績通過信息系統統計,最終得到一個學生競爭力分數。從公式可以看出,重在考核學生的態度,而態度主要是考核學生的通識課程等其他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態度比知識、能力更重要,這種考核方式也得到了企業界的普遍認同。

啟示

臺灣的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被社會所認可。在職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方面,臺灣職業院校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將學生的態度等軟實力作為核心能力加以培養,由此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職業教育同樣必須重視人的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不是培養低階層的勞動力,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應有更高層次的發展。職業教育如何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顯然將職業教育局限在某一狹隘的崗位技能范圍內,構建不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通道。職業教育的定位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其中明確提到“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所以在職業教育中,人文素質、專業基礎、技能培養同等重要,以此提高學生一般性認知技能,可使學生有更大的潛力去適應未來工作的需求變化,并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推崇自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職業人才更有潛力,更全面,有更好的發展,更能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要實施全程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加強就業指導既可以幫助學生就業,也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確立在社會坐標系中自身的位置,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指導不是畢業時才需要,而是從學生入學就應該開始的教育。就業指導的內容不只是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及職業介紹,還是職業入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個性分析、職業興趣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提供職業信息,幫助學生熟悉職業;開設講座、課程,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決策和發展能力;開展模擬面試和競賽,進行就業輔導,甚至包括幫助學生規劃整個職業生涯。總之,只有將職業指導融入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知己知彼”,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保證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業界應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職業教育與企業要融合、鏈接,這毋庸置疑,但是從現今來看還不夠,企業不能僅僅參與學生入校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畢業前的實習和就業,而是應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除了課程的制定外,緊密型合作企業可開展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的假期見習和實習,并為課程改進提供意見,參與課程教學,與學校進行產學研項目合作,參與指導學生的活動、競賽、職場倫理探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參與學校的教學質量監管。這樣構建有企業深度參與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產學聯盟,培養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企業需求。

職業院校學生軟實力的提升尤為重要 職業院校學生往往因為人文素質不高、職業精神不強等等被人詬病。這些“軟實力”的缺失,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職業發展。其實大學生的“軟實力”是一種吸引力、影響力,主要是指除硬實力外的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職場倫理、創新精神等,它是隱性的,是一種持續的作用力。在很大程度上,軟實力是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和顯著標志,是在就業競爭中的外在表現力,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應聘者的這些素質。因此,職業院校在課程設置、學生活動組織上,應從重知識灌輸轉向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為學生搭建起全面發展的“立交橋”,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力。

因材施教走學生特色化發展之路 職業教育不是生產線,不能批量生產同一產品,而應該以每個個體具體的職業發展為目標,不能不顧個人的差異與個性,不能不顧個人的需要和選擇。職業教育挖掘人的個體潛能主要通過不同的專業或工種、不同的教育內容與形式來實現。職業教育要按專業或工種實施教育,為不同個性類型的個體提供發展的選擇性,應有利于揚人所長、避人之短。一旦個體找到并進入與自身個性相宜的職業發展軌道,就會如魚得水,其天賦潛能必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學生三年在校時間里,學校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除專業學習外,給學生提供各種平臺,比如課余各種校內校外活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環境,幫助發現和提升學生的特點和特色。這樣,學生可能將來不是一個具有優秀專業技能的從業者,但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團隊組織者或活動策劃者。

參考文獻:

[1]林如貞.教師激勵措施之推動策略[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2]楊安渡.產學鏈結之創新性人才培育模式[R].臺北:臺灣龍華科技大學,2013.

[3]王煒波.臺灣技職院校辦學特色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6).

[4]林建華.臺灣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07(6).

[5]楊金亮.“2005年臺灣技術與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側記[J].教育與職業,2005(19).

(責任編輯:王恒)endprint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
高校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層導學提高解剖生理學復習的有效性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24:52
關于動作要素在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9:41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成年A级毛片|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第一页|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白丝av|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性影院|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本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欧美影院久久| 欧美亚洲欧美区| 日本a级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啪啪网址|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性精品| 乱人伦99久久|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亚洲天堂视频网|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亚洲天堂久久新|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99人体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亚洲无码电影|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欧美精品高清|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色AV色 综合网站| 免费无遮挡AV| 日韩毛片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免费激情网站|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自|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一级毛片高清|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第二页|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曰AV在线无码| 欧美日韩免费| 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