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條款如何能生效
Q:李律師,您好!
我這邊碰到一起交通事故,有一些法律問題不太清楚,想向專業從事交通事故的律師咨詢一下。這起交通事故大致情況如下:
2013年6月26日凌晨,沈某駕駛轎車沿羅秀路由西向東行駛至羅秀路望族苑南門口時,適逢行人奚某下晚班回家在上述地點由南向北橫過羅秀路,轎車車頭與行人相撞,導致奚某倒地受傷,事發后沈某駕車送傷者去醫院救治,奚某經醫院搶救無效于當天死亡。
事發地點位于居民小區門口路段,距離西邊十字路口約兩三百米,小區門口設置有攝像頭,十字路口也設置有攝像頭,事發地點附近有人行橫道。事故發生時有在馬路對面等候奚某的李某、治安民警徐某、小區門衛張某。
交警部門調取了十字路口和小區門口的錄像,前者由于距離太遠,只能看到涉案車輛行駛到事故地點后停了下來,后者由于角度的問題只看到奚某沿羅秀路南側向西走去,未拍攝到事故發生的經過。交警部門同時向李某、徐某、張某三位目擊證人做了詢問筆錄,李某陳述事故發生時奚某正沿人行橫道線通過馬路,徐某沒看到事故發生的瞬間,但陳述事故發生后車輛停在人行橫道的東邊,張某也沒有看到事故發生的瞬間,但陳述事故發生后車輛停在人行橫道的西邊。由于沈某開車將奚某送到醫院搶救并且車輛也未留下剎車痕跡,因此,無法確定車輛行駛軌跡和最后停車位置。
2013年7月30日,交警部門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交警部門認為,轎車與行人是否在人行橫道線內相撞是本案認定事故責任的關鍵事實,由于該主要事實無法查實,因此,無法認定雙方當事人在事故中的責任。
奚某是外地農村戶籍人員,學習美容專業,自2010年取得相關職業資格后隨家人一起來上海務工,至事故發生時在上海工作近三年,其曾在賓館、美容院、指壓店和快遞公司等多家公司上班,并與家人一起在上海租房居住。
肇事轎車在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5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但未投保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險。
我有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1:奚某家屬是否可以要求沈某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問題2:奚某家屬是否可以要求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
問題3:奚某家屬是否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承擔50萬元的賠償責任?咨詢人:張小姐
A:張小姐,您好!
關于第一個問題,奚某家屬可以要求沈某對本起交通事故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本律師認為,在通常情況下,交警部門會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確定各方當事人應當對事故負什么樣的責任。法院一般情況下也會按照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判決各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實踐中確實存在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查明事故事實的情況,交警部門無法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但受害人起訴至法院,法院不能因為交警部門未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就不處理,案件還是要處理,即由法院通過法庭調查查明事實,并根據舉證責任等法律規定確定各方當事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予以賠償,超出責任限額部分,屬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本起交通事故中,沈某作為機動車一方負有證明行人奚某存在過錯的舉證責任,如果沈某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奚某在本起交通事故中有過錯,就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即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所以,奚某家屬可以要求沈某對本起交通事故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本期主持李文林律師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
執業領域:
李文林律師擅長交通事故、保險方面的法律業務。
李文林律師在交通事故和保險合同糾紛方面代理了數百件案件,辦理了大量疑難復雜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能夠出色地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代表性客戶有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
●上海市浦東南路500號國家開發銀行大廈30層 郵箱:wenlin.li@dachenglaw.com 電話:021-58785567
關于第二個問題,奚某家屬可以要求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
本律師認為,根據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即根據受害人戶籍性質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上海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18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7401元,即如果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為80.37萬元;如果按照農村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為34.8萬元,兩者相差45萬余元。但是,法律同時還規定“農村居民在城鎮連續居住一年以上,且在城鎮有主要收入來源的,可適用城鎮居民標準”。
本起交通事故中,奚某是農村戶籍,按照戶籍性質應當按照農村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但由于奚某自2010年開始就在上海務工,即在城鎮有主要收入來源,并且其居住的地方也在城鎮,居住時間也超過了一年。因此,奚某家屬可以要求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
關于第三個問題,如果保險公司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已經就免責條款向投保人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奚某家屬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承擔50萬元的賠償責任。本律師認為,沈某雖然在保險公司投保了50萬元的商業第三者責任險(以下簡稱“商業三者險”),但未投保不計免賠險,根據保險公司保險條款的一般約定,“負事故全部責任的免賠率為20%”,即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限額內只承擔40萬元的賠償責任。
實踐中,車主會為車輛投保多種保險,包括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但并不等于出了事故保險公司會承擔所有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的保險條款中往往會約定有各種各樣的免責條款,即在某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不承擔或者少承擔賠償責任。由于保險條款往往是保險公司提前擬定好,一般情況下不給投保人協商修改條款的機會,投保人要么選擇投保該保險公司并適用其提供的保險條款,要么選擇不投保該保險公司。正因為保險條款系保險公司單方擬定,為保護投保人的合法權益,法律對提供格式條款一方規定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的法定義務。根據法律規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保險公司在保險條款中約定的免賠率屬于免責條款,因此保險公司如果要主張適用該條款的話,必須提供證據證明其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已經向投保人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否則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本起交通事故中,奚某家屬是否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承擔50萬元的賠償責任,取決于保險公司是否能夠提供證據證明其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已經向投保人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如果保險公司能夠提供證據證明其已經履行了該法定義務,那么保險公司只需承擔40萬元的賠償責任,否則,保險公司就應當承擔50萬元的賠償責任。
法律小常識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侵權損害賠償標準若干問題的解答》
一、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適用城鎮居民賠償標準的把握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字第25號“經常居住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規定,經常居住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造成傷亡的賠償,主要以受害人的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來確定是否適用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也明確規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因此,農村居民在城鎮連續居住一年以上,且在城鎮有主要收入來源的,可適用城鎮居民標準。
《保險法》
第十七條 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
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