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朋
摘 要:從如何盤活校園體育運動這一角度,窺顯當前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以自己獨特的觀點視角來指出如何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的問題。分別從學生興趣、校園開展體育活動要豐富多樣、體育教師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來闡述怎樣開展校園體育活動。并從校園體育活動中指出,要想提高學生體質健康需從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關鍵詞:校園體育;學生體質健康;終身體育;社會家校結合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13
2007年國家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文)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時間了,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一系列文件。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也把增強學生體質上好體育課,強健學生體魄寫入了報告。可見國家對當前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作為一名學校體育工作者,面對當前的學生體質狀況頗有感觸。怎樣加強學生體質健康?如何運用學校體育鍛煉來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作者有著自己獨特的分析見解。
學生體質健康下降是近幾年我國學校素質教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任務。當前的狀況已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了。作者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諸多因素造成的。有來自社會因素、有來自家庭因素、也有來自學校因素。這些因素都是直接或間接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但不管怎樣都不能以犧牲學生的體質健康為代價。因為青少年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民族的傳承者。將來這個國家要交給他們,他們要與同齡階段的國外青少年共同競爭。作為他們的前輩,我們不能給他們一個理想的國際大環境,但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強壯的體魄和一個能夠經受得住考驗的強大心理。作者在這里呼吁全社會都來共同關注我們的下一代,共同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
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生教育成長的場所,理所當然地要擔負一部分責任,來提高青少年體質。怎樣才能有效地讓學生在鍛煉中提升到自己的體質?作者認為通過盤活校園體育運動這盤棋,才能事半功倍地達到所預期的理想效果。當然,僅僅只是校園體育運動還遠遠不夠,還要從多方面入手。比如家庭體育運動、社會體育運動、課余體育運動等。多者共同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落實好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作者單從校園體育運動這一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問題。
1、以學生興趣樂趣為入手點,設計校園體育運動
1.1校園體育運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如何把一所學校的體育運動開展好?讓學生在運動中不僅可以感受到運動的樂趣,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體質,磨煉了意志。這如同博弈者樣如何讓一盤棋下的靈活自如、步步為贏。這就要求設計者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廣闊的思路。
1.2校園體育運動的設計
有些學校是根據項目的特點來進行校園體育運動設計的;有些學校是根據本校的實際狀況,來進行校園體育運動設計的;還有的學校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的。但不管是哪一種設計思路,作者認為都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條主線。原因是我們所要求的鍛煉對象是學生,學生愿不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這是非常關鍵的。再完美的設計方案,如果學生不感興趣,那都是失敗的。正所謂興趣愛好是最好的導師。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他必定經常地、自覺地進行鍛煉。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強迫的。所以,作為校園體育活動的設計者,在設計本校的一些體育活動時,務必要弄清楚各個年級階段學生大致所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然后再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例如場地的限制、器材的配備、人員的管理等,再有的放矢地進行本校體育活動的策劃制定。
2、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出發點,開展校園體育運動
2.1校園體育運動內容應豐富
校園體育運動好比是大型的娛樂節目,因為參與的人眾多,要想組織有序開展合理,單一的運動形式可不行。至少要在設計內容上下點苦功夫。作者去過不少學校觀摩過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開展的好的學校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管大課間還是校園體育秀都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嚴謹的形式,并且組織編排也很合理。這樣的精彩體育活動學生怎能不喜歡?
2.2我校的校園體育運動
本校的校園體育運動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出發點所設計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具體內容包括統一集中、簡單整隊、口號激發、集體跑步、入場做操、分組游戲、課后放松等一些環節組成。在這些環節中有合有分、有靜有動、有團隊配合也有個人展示,包含了眾多運動要素。這使得學生逐漸地都愛上了體育運動。走出課室、走向操場進行鍛煉。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改進我們的大課間,并在此基礎上向校園體育秀轉變。
2.3校園體育秀是大課間的延伸
它是在大課間的基礎上對每個體育運動項目深入挖掘,并形成表演秀的一種活動形式??梢哉f它比大課間更具專業性。另外,我們還要在平時的早操上進行改進,一改過去單一的做操、跑步等形式,打造豐富有趣的體育鍛煉內容。比如學生所喜歡的民族舞、騎馬舞、兔子舞、廣場舞以及專項身體素質、簡單小游戲等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內容也引入到我們的課間活動上來。我想,有了這些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形式,不愁學生不進行鍛煉,不愁體育運動沒有魅力。
3、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拓展課外體育活動
3.1 積極引導青少年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后,我國的體育政策悄然發生了一些改變。當前我國雖然是體育大國,但并不是體育強國。最直接的一個指標就是群眾性體育參與度不高,還很落后。所以,當下我國的體育發展已明顯向群眾性體育進行了傾斜,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扶持和開展。群眾性體育其實就是讓每位國民都有體育鍛煉的意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這幾年作者感受到的是群眾性體育越來越紅火,國民的體育鍛煉意識直線上升。國家對群眾性體育設施及場地的建設也越來越完善。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墒菂⑴c鍛煉的對象大多都是成年人。青少年主動性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應試教育體制未變,學生的學業壓力過大,抽不出多余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沒有時間的保證,體質當然會逐漸下降。所以,作為體育工作者要引導青少年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endprint
3.2 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學校體育工作者是最直接的引導者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努力發掘學生對體育的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教師對其進行動作技術、規則的指導。在學生能夠獨立掌握該體育運動再進一步進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不管在何種條件下,只要有機會就進行體育鍛煉。要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
3.3 應以增加運動負荷來增強學生體質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小學體育課堂40分鐘,學生體育練習時間平均只有1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學生真正承載運動量負荷的時間有10分鐘,學生鍛煉的時間還是少,如此怎能提高學生體質。我們知道體質的提高是靠運動負荷來逐步實現的。所以,真正能鍛煉學生體質的還是課余時間的體育鍛煉。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日本的體育課堂,他們一節體育課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用來練習,運動量很大。要想改變這種局面,我國的體育課堂是不是也要進行必要的改革?
4、以家、校、社會三者聯合銜接,共同關注學生體質健康
4.1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并不是單一的問題,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相應政策,各省市也都嚴格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措施。學校也作出了相應實施辦法。全社會都來關注我們國家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如果只是依靠學校那只能收效過半,以作者自己的視野建議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共同來監督實施學生體質健康問題。
目前,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還是以分數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國家要求的各項政策也只能在這個框架下進行微調,非長久之計。除病不除根,應試教育一天不改變的話,學生永遠解脫不出來,永遠在沉重的學業負擔中喘息。體質健康問題任重而道遠。
4.2基于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問題,家庭也要擔負一部分責任。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提高,物質需求也越來越豐富。這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家長盲目地把這些優越的條件強加于孩子身上,這將導致孩子的惰性、攀比性等一系列問題出現。另外,還有些家庭盲目跟風,看到別人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愿不愿意,一天的課程排的滿滿的,連周末都不放過。導致孩子負擔壓力過大,根本沒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別說體育鍛煉了。所以,我們的家長是不是也要反思我們的行為能給孩子創造一個什么樣的未來。有些家長孩子一出問題就抱怨學校沒教好,把責任全推到學校身上,卻從不反思自己的行為。有些教育問題僅憑學校一己之力是難以解決好的。
結束語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關注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家庭、學校、學生也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的體質狀況一定會得到逐漸改善。
參考文獻:
[1] 劉樣.如何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初探.長沙市岳麓區教育
信息網,2007-12-4
[2] 覃小斌,陸肖燕. 試論如何開展和落實學校陽光體育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中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2012
[4] 汪大昭,王艇.日本學校體育是怎么開展的.人民日報,
2011-12-1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載德小學5284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