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巴曲酶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方法:選擇近兩年收治的進展腦梗死患者70例,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n=35)為常規治療,觀察組(n=35)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巴曲酶,兩組進行為期10天的臨床療效判定,進行療效評估,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血漿纖維蛋白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及凝血酶原時間變化。結果:兩組均采用神經功能缺失程度評分,治療后分值都明顯低于治療前。對比血漿纖維蛋白水平,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早期采用巴曲酶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常規療效。且不良反應少,效果好,安全性高。
關鍵詞:巴曲酶;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61-01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的常見病之一[1],由于內皮細胞損失或血管壁的病理改變,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病理生理變化。腦血管疾病中,腦梗死占60%-85%[2],其致殘率和致死率都很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進展性腦梗死的治療越來越被重視,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尤為重要。我院從2009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腦梗死患者,應用常規方法治療患者35例,35例應用在常規方法基礎是加入巴曲酶進行治療,將兩組進行對比研究,觀察其各自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納入急性腦梗死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2組,應用常規方法治療患者35例為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為62歲;60例在傳統方法的治療基礎上應用巴曲酶為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為65歲。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及無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資料,年齡病變部位,發病時間,既往史,伴發病及治療前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無顯著差異。
1.2 病例的排除標準:經頭顱CT或MRI證實腦出血及出血傾向;伴有嚴重的高血壓及心,腎功能不全及多臟器衰竭短期內或正在應用抗凝藥物,抗纖溶之際,抗血小板藥物④近期有消化性潰瘍活動。
1.3 治療方法:均給予70例患者基礎治療,治療前后均進行相應常規檢查。觀察組第1d給予巴曲酶10BU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點滴注射。1h內滴完。第3d,第5d各用5BU巴曲酶加入250mL生理鹽水靜點,1h內滴完,第6-10天給予常規藥物靜點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靜點治療10d。兩組同時給予相應的降糖,降壓以及甘露醇脫水等常規治療。對70例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前后均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心動能檢查,紅細胞比容。
1.4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腦卒中患者臨床精神功能缺失評分標準:(1)惡化:轉為腦梗死;神經功能丟失評分增加18%,死亡(2)無效:神經功能丟失評分減少18%-45%,CT檢查梗塞區未見減少(3)好轉:發作次數減少,神經功能丟失評分減少46%-90%頭部CT梗塞病灶區減少,臨床癥狀明顯好轉(4)基本治愈:病殘程度0級,神經功能丟失評分減少91%-100%。頭部CT基本無異常,臨床癥狀消失。
1.5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數據均采用 表示,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10d時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基總治愈率88.6%,惡化1例,無效3例,好轉23例,基本治愈8例,對照組的總治愈率是51.4%,死亡1例,惡化4例,無效12例,好轉15例,基本治愈15例,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2.2 兩組凝血功能檢測: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小板計數及凝血酶原時間均無明顯變化。但觀察組即巴曲酶組治療后血漿纖維蛋白原及全血粘滯度的變化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1。巴曲酶可以降低全血粘滯度及血漿纖維蛋白原,對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計數無明顯的影響。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后血漿纖維蛋白原及全血粘滯度變化比較(x±s)
組別時間血小板計數
(×109/L)纖維蛋白原
(g/L)凝血酶原
時間(s)全血
粘滯度觀察組治療前108±163.8±1.313.26±0.2811.38±1.8治療后105±182.6±0.614.18±0.218.52±1.6對照組治療前106±173.9±1.212.96±0.3111.42±1.6治療后104±193.8±1.614.07±0.298.95±1.53 討論
有研究表明,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關鍵是阻止血栓的繼續發展或再生成。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或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后者手術風險大,致死率高。藥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恢復血栓阻塞性疾病早期的血流變。巴曲酶是在蝮蛇毒中提取分離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3-4],與纖維蛋白原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夠充分的降低纖維蛋白原,從而阻止血栓的形成。
綜上所述治療急性腦梗死采用巴曲酶可以降解纖維蛋白原,增強纖溶系統活性而發生溶栓。提高治愈率減少風險,未發生出血性副作用,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常規療效。且不良反應少,效果好,安全性高。
4 參考文獻
[1]張超旺.巴曲酶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7):73-74.
[2]張立.巴曲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5):54-55.
[3]于司源.巴曲酶治療急性期腦梗死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2:36(8):590-592.
[4]相波.巴曲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02:42(1):23-24.
[5]黃迎秋,女,1978年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內科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