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強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集教育、管理、服務等功能于一身,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加強當前大學校園的學風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輔導員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手段,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保證大學的學風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才能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并且服務于社會,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學風建設 學習氛圍 主動學習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當前大學校園中形成了以“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們,他們思想活躍,個性鮮明,在四年大學生活中,把他們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是大學教育的使命。貫徹中央的改進意見,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強高校學風建設工作,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發揮自己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以提高和培養優秀大學生為己任,這就成為每個大學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1 當前高校在學風建設方面面臨的問題及現狀
1.1 為了吸引更多優質的生源,高校普遍看重數量而忽略了質量。
各高校在擴大辦學規模和建設面積的同時,片面追求高、大、全,片面追求科研項目獲獎情況,學位點數量等因素,而忽略了學風建設工作,導致學風難以取得有效進展。高校缺乏對大學生學習能力和態度方面的培養和引導,直接導致在一部分的課堂上,教師大講奇聞怪事,只為迎合學生們的興趣,卻沒為理論高度,最后這些就形成了教師“混課堂”,學生逃課的現象。
1.2 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方法已難以與時俱進。
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已經逐漸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在當今的高校校園中,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欄等已經逐漸失去了其以往的優勢。高校可以通過網絡這個更為學生接受的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宣傳,也可以通過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網等方式更快、更準確的獲取信息。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不論是網絡還是電視甚至廣播,這些也都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多樣化,而在內容上和方法上更需要讓學生轉變“要我學”的思想觀念為“我要學”的行為習慣。
2 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
當前“90后”大學生成為了大學校園的主體,他們自身獨有的一些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這對高校學風建設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所以深入了解把握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再結合現階段教育現狀,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針策略成為當務之急。
2.1 當前大學生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強,同時依賴性較強,心理脆弱,辨別能力有限。
當前大學生相比十年前的大學生,顯得思想活躍,喜歡挑戰,尤其對新鮮事物表現出極大興趣和熱情。他們個性獨立,追求自我,追求非主流,好用火星文。同時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顯得多樣化,不局限于課本,更多的是通過電腦網絡、手機文化、微博、微信等多種媒體。在知識結構上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大學生,部分學生的知識面甚至比教師還要廣。
2.2 正確的人生觀、金錢觀有待樹立,叛逆心理需要關注,誠信意識有待加強和培養。
筆者帶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課堂上曾經開展過心理問答和心理測試,旨在了解當前大學生心理特點。通過課后的座談發現,有一定數量的大學生并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乃至金錢觀,功利主義思想比較嚴重,缺乏信仰,并且具有比較強烈的叛逆心理。可能受社會一些負面效應、影視劇及西方價值觀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在利益的引導下把個人利益和金錢的作用推向極端化。通過交流發現,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對歷史的了解,部分同學缺乏信仰,他們對于大學入黨沒有概念。也有的大學生便顯出個性張揚,向往自由,不想受家庭傳統觀念的束縛,表現出強烈的叛逆心理,這種叛逆心理還表現在對某些社會現象和問題有太過自我和片面的認識。一些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在各類考試中有“小動作”,部分學生臨時抱佛腳,部分學生干脆用錢解決問題,買考前答案,這種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不負責任的不誠信行為其實在很多大學中屢見不鮮,各類考試答案的小廣告更是在校園里四處可見,亟待相關部門介入和清理。
3 輔導員在高校加強學風建設工作中的助推作用
學風是校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傳統底蘊和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反映。所以,加強學風建設工作應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輔導員作為管理教育的主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責任人,應當在全體學生當中倡導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3.1 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自我學習”的教育理念。
西安思源學院開展的“明禮修身,勵志篤行”活動以及“讀書月”活動很好的切合學風建設的需求,加強和改進學校學風建設工作,在大學生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給學生們樹立了“比、學、趕、幫”的學習風氣。
作為輔導員需要及時開展工作,走出辦公室,走入課堂及學生寢室,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了解學生的愿望和要求,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實際問題,工作開展才能有針對性。
3.2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擴大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示范效應。
教師既是學風建設的受益者也是學風建設的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響應,把學校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師德師風展現出來,作為學生的思想引路人的輔導員,應當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風、教風氛圍。
3.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促進學風建設工作的必要手段。
作為學生來說,學校是我們進行學習生活的基本場所,學習是其的首要任務。因此要努力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優良的學習風氣。優良的學風是大學生學習成才的重要保證。大學生生活的中心是學習,只有學習態度端正,大學生才能充分利用大學期間的寶貴時光,真正學到扎實的知識,充分發展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有效地開發出創新精神,完成學習任務。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原有學習基礎和現有學習條件大致相同的前提下,一些同學由于學習態度端正、積極主動、善于探索、認真勤奮、學習成績穩步上升;相反,一些同學由于意志消沉,精神懶散,不求上進,或學習被動,韌性不足,一段時間下來,與前者的成績就出現很大的落差。優良學風的形成,需要依靠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這是一個長期探索積累和養成過程,需要付出精力和汗水,需要一定的毅力。一個學校的優良學風,正是由一代又一代師生的共同珍惜、培養,才能得以形成并不斷延續,發揚光大。
總之,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高校輔導員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育人質量,全心全意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成才提供優質服務,齊抓共管,常抓不懈,共同促進學風建設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呂春艷,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創新[J].科教導刊,2011,7:146-147.
[2]陳躍,王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及其對策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3]宮翠萍.淺析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0.6.
[4]張紫君.當前大學生心理特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