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摘 要】音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據高職院校特點,針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方法、方向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目前存在的音樂教育的模式化教學方法不適于高職院校培養目標,針對高職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教材選編沒有一定的標準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進而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使高職院校培養能夠達到應有的成效。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 音樂教育現狀 問題分析 應對措施
音樂在我國歷史長河中自古以來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音樂在人類生活發展中的藝術意義和教育意義。中國歷史上曾有過許多政治家和教育家、思想家非常重視音樂對人的教育作用,上溯可到中國周秦時期。禮、樂的治國思想更是在我國古代就曾成為重要的治國理念。從19世紀末,在變法維新思潮影響下,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的學堂樂歌,到近代各類學校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各級學校對音樂教育付出的努力,都在人才培養取得的成績中有所體現,特別是高職院校。高等職業院校在對職業性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通過許多有益的創新和嘗試,在音樂教育的發展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就。職業教育與其他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音樂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然而現在職業院校音樂教育還沒有一套適合自身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之處。
1.模式化的教學方法,與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有所不符
音樂教育在不同的階段都有自身相應的培養目標,職業院校更多的是輸送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傳統的模式化的培養方式不再適合高職學生的需求,在不適應學生需求的情況下,開展教學相對來說就變得困難。興趣是學生參與活動的巨大動力,音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充分調動受教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受教者能夠全體參與。因此,要不斷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培養側重點上不需要很深層次的縱向培養,而是要橫向的拓寬學生音樂方面的知識面。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不同方法的教學。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進行音樂知識量與音樂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例如:對于幼兒教育專業,更多的側重于知識量與音樂方面基本功的培養,而不需要大量的學習高難度的作品,更不需要與音樂專業學生相比較。
2.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定位與實際的教學模式不相符,高素質體現不全面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目標是培養音樂類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定位都比較低,很多高職院校在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時通常傳統性的定位為“職業,技能型人才”。較之專業院校或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的定位則是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和合格的音樂專業教師,兩者在培養目標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招生開始高職院校對于音樂教育的定位就偏低,培養上更卻是照搬專業院校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目標上不斷用專業音樂院校或師范院校音樂轉業學生的標準要求學生。這樣一低一高的模式與高職院校的定位與培養目標相去甚遠。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應找準定位,應注重所面對的學生的知識層次,要明確音樂教育面向的是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個別有某一方面專長的學生。在課程安排上要做到良莠兼顧,使音樂教育能真正的面對每一個專業的學生,使每一個專業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3.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的缺乏,阻礙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
現在的綜合類院校,只要有音樂相關專業,就配備了音樂師資隊伍,有些還成立了音樂相關教研室。而高職院校的師資相對來說就比較缺乏,更有些院校是中專基礎上升為高職類,教師自身收到的音樂教育就有限,專業水平就相對薄弱,其教學效果就可見一斑。很多的高職院校,音樂師資力量的來源,是音樂專業院校或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就專業音樂院校及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的高職院校教師而言,他們在校學習的是專業的音樂,器樂,理論知識,這些課程在高職院校教師的需求上不能得到滿足。要將這些知識轉化為高職音樂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對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目標和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因此高職院校急需大量合格的高職音樂教師,在音樂院校也應盡可能地設立與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相關的專業,對高職就業的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高職院校也應該多組織或開設在校音樂教育教師的培訓課程,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只有加強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的定向性和專業化,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更能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4.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材選用應更加規范化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起步于20世紀初期,至今仍然在不斷地轉化,還沒有形成我國自有的音樂教育體系,在音樂課程的設置和音樂教育教材的編撰的上還很不完善。在高職音樂教育中,教材的選定往往沒有一定的標準,并且市面上也沒有專業的有針對性的高職音樂教育教材可以選用。目前出版的音樂教育類的和教材中編寫的指向和側重點也都是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相對基礎比較低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內容過于專業化,知識面相對高職學生來說比較狹窄。有些內容淺顯易懂的有過于傾向于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因此,鮮少有符合高職音樂教育的教材。教師通常也只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或根據音樂專業院校教材的設定來選取教材。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材的建設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高職院校應建立相應的教研機構,在教材的規范和內容的選編上進行不斷地完善。在教材的建設上應注重高等專業院校與職業院校及中小學知識在內容,知識面上的銜接,同時還應體現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全方位的高技能人才的特點。
5.高職音樂教育在突出技能的同時,應加強職業教育
職業素質,是從事某職業的勞動者在社會中的適應內力的綜合表現。職業道德,在高職學生就業和未來職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音樂人才的職業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高職音樂人才的培養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加強職業素質培養,人才培養的著手點應該放在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之外的良好的職業道德中。我們在狠抓職業技能的同時也更要注重學生職業教育,使學生走入社會后更能適應社會需求。
在職業教育的道路上,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深思和探索。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多進行適合高職學生的教育教學研究,更加專業化地突出高職的特點。更多的在音樂教育中進行多種方式的,廣泛,開放自由的探索,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才能有更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佚名. 論高職高專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 中國教育論文網,2008.
[2]南利華. 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
[3]金璽澤,黃澈.談普通高校非專業化音樂教育的課程建設[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