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 劉洋
摘 要:隨著高校經管類專業的不斷擴招,經管類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趨凸顯。培養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是解決當今經管類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關鍵。以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調研數據出發,結合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及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通過分析經管類大學生自身特點,闡述如何使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為自身就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245-03
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了當今大學校園的一個熱門話題,而經管類大學生作為當代大學生中的一份子也積極地投入到大學生創業軍團當中,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與市場經濟活動密切聯系,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要掌握微觀經濟學、管理學,以及市場營銷、會計、金融、稅收、經濟法等多學科知識,這些知識在創業實踐中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經管類大學生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創業基礎。因此,認清經管類大學生創業重要性,分析經管類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及培養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及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經管類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緩解經管類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使大學生的就業人數迅速增加,而伴隨著中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職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所需崗位有所減少。目前,中國已處于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的狀態。尤其是經管專業大學生占據著畢業生人數的較大比重,畢業人數逐年遞增,而社會各行業對經管類專業的畢業生需求沒有同步擴大,造成經管類就業壓力遠遠大于其他專業,供求矛盾難以解決。加之經管類專業本身屬于軟科學,缺乏技術性,無法直接轉換為產品或服務的實用性上,其就業難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和凸現。因此,開展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其創業能力以達到緩解經管類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2.推動經管專業學科建設的需要
培養經管類學生的創業能力,需要讓學生構建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擁有較為廣泛的知識背景,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多類學科知識。因此,在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不斷將創業教育理論與原有經濟管理學科進行交叉、滲透和融合,打破以往單一的知識壁壘,推動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同時,促使學生在構建自身知識結構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優化整合各類知識,將自身的創新思維融入到現實的創業實踐中。由此,學生的創新素質將得到培養和發展,創業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將得以提高。
3.培養具備創業能力企業管理者的需要
中國目前的企業管理水平同西方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起步晚,經驗少,中國企業管理者的整體素質也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管理者的水平。這使得中國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急需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整體素質,急需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企業家隊伍。企業家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必須在創業中鍛煉成長。高校開設的經濟管理類課程以及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為打造新型的企業管理者搭建了平臺,創業教育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經濟管理類學生,全面提高了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其成長為未來合格的企業家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創業實踐活動還能培養經管類大學生的團隊合作、應對挫折的創業精神,為其今后的發展準備條件。
4.利用學科優勢促進創業教育的需要
創業教育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的培養,使學生綜合素質和開創型個性得到開發和提高的過程。創業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理念是培養高層次創業人才的有效渠道,是素質教育的深入和提升。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為克服學歷教育的局限性,經濟管理類教育有必要引入創業教育,使二者有效銜接,以適應市場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而加強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相對于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具有更強的優勢,具體表現為:經濟管理類專業與市場經濟活動的關系密切,其大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均需掌握的經濟、會計、管理、金融、理財、稅法、經濟法等學科知識,許多是創業者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創業實踐中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他們具備較合理的創業知識結構,比如《財務管理》、《現代商務》、《經濟法》等課程,可以讓學生掌握市場分析、定位和企劃知識,資金的籌集方式和使用以及投資理財知識,擁有分析市場銷路和運作風險管理,以及進行商品銷售、賬款核算、記賬、稅務登記的能力,懂得如何進行有效內部控制、經營管理、雇員招聘與成本核算與業績評估等的一般常識,這些都將成為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的先決條件,有助于提升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二、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及能力調查分析
采用抽樣問卷調研法,以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4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有效收回358份),對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進行調查。其中:工商管理專業80人,工程管理專業60人;會計學專業80人,財務管理專業60人;市場營銷專業60人,國際貿易專業60人;大一80人、大二80人、大三120人、大四120人。問卷從經管類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認識、創業教育認識、學生自身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知識結構、具體實踐經驗等幾個方面展開調查。
1.對創業認識不夠,創業意識淡薄
在被調查的大學生當中,21.79%的人認為有必要進行創業教育;40.5%的人沒考慮過創業教育的事情;26.2%的人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創業教育。在提及高校創業教育情況的時候27.37%的人認為部分高校有創業教育活動,但影響力不大;選擇不了解和沒有相關活動的人分別占32.4% 和 40.23%;6.2%的人認為高校創業教育情況非常好。由此可以看出,創業教育在大學的普及程度很不夠,影響力也差得很遠。endprint
關于“創業概念、創業興趣”的調查中,有39.6%的學生認為創業是一個過程,26.5%的人認為開辦一個公司,36.4%的學生認為開創一份事業,56%的學生認為是自己干工作,錯誤認為創業是自己在某個方面上獲得成功,而不是把創業看成是一個過程,這與創業準確概念有很大差別。28.7%經管類大學生會考慮自主創業;45%的大學生選擇了從沒考慮過自主創業;26.3%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思考過。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經管類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不足,創業意識淡薄,缺乏對創業的自主能動性。
2.專業技能不強,知識結構單一
關于“現有知識技能是否能滿足創業需求”的調查中,72.7%的大學生認為自身技能和知識儲備不足,專業功底不扎實,不能滿足創業的需求,基本滿足的只占 12.3%。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基礎技能是大學生創業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是每一位經管類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它是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求職成功的基礎保障。
調查中,有37%的大學生認為自身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了解狹窄,畢業學生千人一面,沒有相對較為突出的技能水平。廣博的知識基礎是一個成功創業者所必備的基本要素,經管類大學生不但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作為保障,還需要有現代科學、藝術、法學、哲學等知識作為依托,塑造成為全方位、多層面的復合型人才。
3.創業實踐不足,缺乏實際檢驗
在“獲取創業知識途徑”的調查中,選擇老師授課的有22.73%,選擇活動訓練的有34.58%,選擇親身實踐的有42.69%這充分說明了經管類專業學生希望在親身的實踐中得到鍛煉。經濟管理類專業是一種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沿襲高等教育中的重理論、重知識傳授的教育理念,致使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又缺乏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許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創業實踐僅僅停留在模擬操作上。畢業生缺乏實際工作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所學習的理論和實際工作難以接軌,使得經管類畢業生在創業過程中受到很多不利影響。
4.創業資金匱乏
在調查問卷中,有43.7%的大學生認為資金不足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一大難題。絕大多數學生的初始資金來源于個人和家庭的勞動和經營所得的積累,或者通過銀行貸款等途徑獲。創業啟金的擁有量非常有限。據調查統計,學生創業面臨的最主要困難是資金短缺,很多人有創業意向,但是缺少啟動資金,只能望而卻步。應該說,高校畢業生具有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對新生事物接受快,敢想敢干的特點,但由于年輕,沒有經濟基礎,更沒有貸款時可供抵押的財產,無法開始創業之路。
三、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能力培養的對策建議
1.增強創業教育理念引導
通過對東北石油大學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的調查中明顯地看出,高校并沒有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創業教育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多數經管類大學生對自主創業沒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他們所理解的創業是利用課余時間做一些可以賺錢的事情,或者是在將來用自己的力量去開創一份事業。高校要確立創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將創業教育納入經管類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中,開設專門的創業教育指導課程,引導經管專業學生關注創業教育,重視創業。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創業相關概念、內涵和特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創業,大學生為什么要創業,自身創業的優勢和劣勢有哪些,明確自己的創業動機,提高創業意識和精神,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使學生正確理解創業的內涵,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創造財富,實現自我價值。
2.注重創業與專業知識的融合
(1)加強經管類大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兼顧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學習。一方面,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打好專業基礎。具體來說,經濟管理類大學生應具備扎實寬厚的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如宏微觀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金融學、經濟法、國際貿易等。鼓勵學生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或技術等級證書,提高其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加強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融合,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經管類大學生在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特別是與商品生產、技術研發等相關知識,同時還應掌握社會溝通、創新能力提升等相關知識,掌握各類知識的發展動態,并及時將其補充到自己的知識領域中。(2)將經管專業教學計劃與創業管理相融合,完善創業教育體系設計。在課程設置上,針對經濟管理類大學生,應將創業教育融入系統的專業課程教育之中。創業過程一般涵蓋創業構思、戰略決策、資本籌集、企業注冊、市場營銷、團隊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層面,與之相適應,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可從創意思維拓展、創業知識體系、創業能力培養、創業實踐訓練等幾個層面對專業課程進行系統歸類,針對不同層面進行針對性的創新教學,最終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3.擴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
要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培養其實踐能力。首先,提高實踐課程的地位,把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調研等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ERP沙盤創業實訓等模擬實踐活動來培養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其在具體的實踐中熟悉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其創業的綜合能力。其次,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對低年級學生可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學習,與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座談和交流,對高年級學生可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就業實習,到實際工作環境中去實踐。最后,加強與實踐教學基地的合作共建,校企聯合,探索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新模式,使學生在實踐基地的實習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完善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就業水平,為以后的創業打好基礎。
4.提供金融支持
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問題:一是政府政策支持。通過一些稅收減免政策,大學生創辦公司的相應申辦手續的簡化政策等給予大學生創業者一些真正的幫助和扶持;二是社會資金支持。各銀行與社會貸款機構降低對大學生創業者的貸款審核門檻以及貸款利息,出臺一些針對性強的優惠政策,并鼓勵更多企業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幫助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三是大學生創業者自身要提高對資金的管理以及統籌規劃能力,進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避免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資金周轉不暢等財務難題。
參考文獻:
[1] 許寧,劉培培.大學生創業教育服務的現狀分析及其完善[J].教育與職業,2012,(11).
[2] 王如全.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及實踐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2013,(2).
[3] 黃敬寶.北京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人才,2010,(7).
[4] 沈曉敏.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調查與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3).
[5] 陳振輝,陳雅檀.論高校實施創業教育[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14).
[6] 朱柏青.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1).
[責任編輯 魏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