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開勇
摘?要:在新課程體系之下,教學觀念如何更新,教學方法如何改變,教學評價如何完善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筆者就在新課程體系下,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作了一些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高效課堂;實施策略;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是實施高中歷史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徑。雖然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教學改革,歷史老師的課堂教學改革意識明顯增強。但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仍有部分高中歷史教師堅持一講到底、“滿堂灌”的陳舊模式。老師辛苦、學生痛苦的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
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課堂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高效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讓學生成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是現代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前提,引導他們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才能獲得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高效的課堂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多手段地進行綜合性交流。通過交流,架起一座座理解的橋梁,使師生之間心與心相通,從而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效的課堂應該充滿創新的課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指出:“新課
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創新的課堂要善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因此,高效歷史課堂必須關注以下幾點:
1.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是高效課堂實施的保障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前提。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堂教學策略。教師要有主體意識、啟發意識、民主意識。教師要不斷學習充實提高自己,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形成以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為輔的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育教學規律,提升專業素質。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是高效課堂實施的關鍵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工夫,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精心設置教學切入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找準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就能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教方法比教知識更重要。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能力訓練是課堂教學的歸宿。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都要堂堂有訓練,訓練的題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改變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和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高效課堂實施的法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高效課堂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學歷史。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來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同時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戊戌政變時,請同學們高聲朗讀譚嗣同的絕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使同學們深深沉靜在維新志士大無謂的英雄氣概、高尚的愛國情感中。
總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表現為教師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激發興趣,學生思維活躍、自主合作、高效學習。這是備、教、學、思的策略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