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旭
摘 要:在當前小學語文高段教學過程中,學校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對于語文教學來講,最關鍵的也就是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積極性的引導下主動投身到語文課的學習當中去。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愛玩的天性,因此,教師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此,主要探究了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以此促進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方法策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上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我們只有對一件事情充滿了足夠的興趣,那么才能夠做到認真、自覺地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高段教學當中的小學生大都是處于五六年級階段的,他們愛玩的天性、好動的性格等,使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預和影響。就此,筆者提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策略。
一、充分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有的學校為學生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那么教師就要有效地將它利用起來,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書本當中枯燥、單調的文字轉變為優美的音頻、視頻等,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教學相關的小故事、小畫面等。以S版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武松打虎》為例子,本篇文章選自《水滸傳》當中的一節,那么,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本文的出處,然后播放《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讓學生通過視頻來欣賞武松的勇猛,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對武松的形象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本節課文的學習和理解。
二、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
新課改倡導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登上講臺,當大家的“小老師”,讓他們體會變換身份帶給他們的責任感。以S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子,由于這篇童話學生在小時候就當故事聽家長、老師講過,自身對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師就完全可以將班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分配給每個小組各自需要講解的任務,讓他們在課下準備。這樣的話,學生有了任務,為了能夠在課堂上當好一個小老師,他們就要自己努力去讀課文、理解課文,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致被激發了出來,在主動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又能夠鍛煉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可見,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學習的效率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競賽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高段年級的學生有著爭強好勝的性格,對于競賽類活動,他們有著強烈的參與度,想要通過比賽來贏得榮譽,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采取“競賽式”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學當中會涉及課文、詩句、寓言等的背誦以及字、詞、句的聽寫,教師則可以抽出一節課來測試學生的背誦情況,首先,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按小組來進行搶答背誦,背誦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可以每人獲得一支筆。在這種背誦方式下,每位學生都想要得到一只屬于勝利者的筆,參與的興趣也就極為強烈了,那么,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就會在課下積極背誦,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掌握的知識自然也就有所增加。
四、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活潑、有趣的語文教學課堂
語文教學本身就屬于一門活潑、有趣味的課堂,小學語文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教師在面對他們的時候,就不能總是機械化地向他們灌輸純理論性的知識,還要適當增加課堂趣味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帶動學生的興趣。以S版小學語文六年級《將相和》課文為例,在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一個小型的話劇表演,讓幾個學生來表演課文當中的人物,全班學生作為評委。話劇表演能夠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臨場發揮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品味文中人物的語言特征、人物的內心感受,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也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在以上方法策略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小學生在濃厚的學習、參與興趣的激發下能夠促進他們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接受,提高他們的語文知識水平。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考慮他們的性格特征,然后采取他們喜愛的教學模式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話,語文教學也能夠在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中不斷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李有志.語文學習重在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東湖鎮黃葛小學校)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