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蓮
摘 要:隨著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也得到了不斷推廣。但是,隨之而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近年來,我校語文教學全面推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實施以來,許多同事感覺特別不適應,認為這種模式不適合農村中學,純粹是瞎胡鬧,學生根本學不到知識,課堂教學任務也完成不了。于是許多教師平時上課仍以講授為主,只有在公開課或有領導聽課時才臨時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梢哉f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僅僅流于形式,根本沒有落實到實處。農村學校本來生源就差,學生的學習習慣也不好,我再不點撥點撥由他們自己討論能討論出個什么結果呢?其實許多時候學生的創造力與潛力取決于教師給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那么如何真正讓語文課堂變為學生的學堂呢?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一個教師如果一天到晚板著一張臉,說話總是很嚴肅,從不給學生笑容,我想這樣的教師上課時總會讓學生膽戰心驚,唯恐說錯話而受到責罰,試問當這樣的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學生會大膽地在一起討論嗎?當學生不敢張嘴時,這時候恐怕又是教師包講了。當然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不是微笑就可以的,我覺得至少我們教師可以從微笑出發,少批評,多說鼓勵性的語言慢慢地去嘗試。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會發現學生課堂學習的狀態會有明顯的變化。
二、課前一定要充分預習
一節語文課上課之前,我總是讓學生自己查閱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同一個詞語的意思讀音,自己查閱的要比教師講印象深刻得多。例如,接觸到“頸”這個字時,有的學生讀第三聲,有的學生讀第二聲。這時候老師千萬不能直接說答案,說出之后,學生仍然易混淆,只有自己查閱后,不僅不易忘記還知道了有念“gěng”這個音。除了自己解決字詞之外,還要讓學生自己查閱背景資料,因為一篇文章的背景對理解文章大有好處。而且不同的學生查閱的背景資料相互補充往往比教師準備得要充分得多。其次,要多讀幾遍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在課堂上讀,不僅時間不允許,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更談不上賞析課文了。況且學生只有在預習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對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只有這樣小組討論才能有的放矢,不會在那兒胡扯。當然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講,課前預習這一習慣的培養還是要教師花點心思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我們現在的做法就很好,用導學單把課前、課堂、課后的任務交代清楚,讓學生目標明確。
三、多鼓勵小組和小組成員
農村中學多是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缺乏自信心。我們常遇見這樣的學生:什么都會,就是不說。我想問題的根源還是學生自信心的缺失。課堂上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多說話。課堂評價要注重每個學生的感受,以激勵為主,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教師評價的語言應充滿愛心、充滿智慧、充滿尊重、充滿幽默。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不僅可以是口頭上的,還可以是物質上的。哪個小組表現好發幾個本子,哪個學生表現好發一支筆。這樣的做法對農村中學的學生最管用。當然還有更多的激勵方法,只要我們教師用心去做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跟學生握個手、豎起大拇指等既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又能促進學生大膽發言爭當課堂的主人。
四、問題設計的時效性與藝術性
我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那么我們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我想認真備課鉆研教材這些都不必說了,但是課堂問題設計就足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你將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何方,就看你設計什么樣的問題了。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學生就沒有討論的價值,如果問題設計得過于困難學生又會無從下手出現冷場的局面。所以教師的課堂問題設計、提問策略必須以學生的興趣、接受程度、思維習慣、知識背景、生活背景為前提,精心設計問題。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有收獲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五、多種形式激活課堂
首先,語文課堂讀書尤為重要,以讀代講一直是我們推崇使用的學習方式,那么小組合作的今天怎樣才能讓學生讀得更高效呢?遇到課文較長的要求默讀,課文較短的可范讀后各個小組采取不同形式讀,精彩段落在一起比著讀。其次,語文課堂不可缺少的就是辯論,辯論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傷仲永》一文,在學生討論完仲永這一形象后,讓學生辯論一下父親的形象,這對深化主題有很大的幫助。再者,語文課堂還可以以講故事、即興演講、當小記者、我來做導游等多種形式來激活。
總之你在教學中能把學生的苦、樂裝在自己心里,就拉近了你與學生的距離。以各式各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課堂自然也就活了起來。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我們變語文課堂為學堂的腳步就近了。
(作者單位 江蘇省睢寧縣官山中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