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嬌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只有結合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策略、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及手段,必能充分激發起高中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熱情以及積極性,從而為自身數學探究水平與實際能力的顯著提升與進步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熱情;探究能力;學習興趣;自主探究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在其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
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借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調動高中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從而促使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著重發展與培養自身的數學探究水平與實際能力呢?我個人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嘗試。
一、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高中數學課程體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復雜性等特征,而高中生正處在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漸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尚未真正發展成熟,無法對過于立體、抽象、復雜的內容進行更好地吸收與理解。如此,兩者就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與沖突,給高中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困難與挑戰。教育實踐表明,相當一部分高中生視數學為“攔路虎”,對其擁有較強的抵觸情緒,更談不上具有濃厚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主動性了。鑒于這種情況,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以此誘發起高中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與熱情。
1.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開展教學,激發其數學學習熱情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高中生普遍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并初步具備了以自身所學知識體系服務于社會實踐的初衷與欲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特點入手,借助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以此促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習并非是無用之功,而是與自身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實用且有實際意義。相信如此便可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從而推動他們自覺、積極、主動地融入相關數學內容活動之中。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變量關系”這部分知識時,我就通過以下例子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的數學學習情境。
大多數教師認為,如果某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好,那么他的物理成績也不會太差。這種觀點似乎暗示著學生物理同數學學習成績之間的某種關系。假設,我們把該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物理成績看成是兩個不同的變量,那么,兩個變量之間的相對關系是所謂的函數關系嗎?
還有一種說法普遍流行:名師出高徒,意為教師的教學水平越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就越高。假設,把教師的教學水平同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成是兩個不同的變量,那么,這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嚴格意義上的函數關系嗎?
……
如此一來,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既使學生感受到了變量關系的普遍存在性,又促使他們感受到了變量關系知識同自身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這對于激發他們對相關內容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自主探究更多生活中的變量關系現象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多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要把人類的智力財富傳授給學生,并能在他們的心靈中點燃求知的欲望以及熱愛知識的火種。”這就要求我們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積極創造條件,多組織一些科學探究性質的數學學習活動,以此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熱情與積極性的同時,促使他們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與進步。
如,在教學完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等相關數學知識點之后,我為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的課后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的增長差異。并將小組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出的結果以PPT幻燈片的形式充分呈現出來,其中既要包括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三種函數的圖像,又要包括利用計算機完成自變量相同時,三種函數值的變化與比較,最后要將最終的增長差異結果歸納、總結出來。
因為這個最終的結果是學生親自參與、自主探究、自主總結得出的結論,而不是由我直接灌輸、強塞而硬加給他們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于這一結果印象更加深刻。如此,不但大大調動了他們積極參與以及熱情主動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更重要的是,還
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總結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與鞏固了之前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其自主探究能力的切實提升與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二、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傳統高中教學模式下,學生緊隨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就致使他們的思維與學習思路始終處于教師限定的框架里,也始終處于被動而尷尬的學習狀態中。如此,不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與尊重,而且更是嚴重限制了他們思維積極發展的可能,不利于其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實際探究能力的切實發展與進步。
因此,要想真正促進高中生數學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與發
展,教師除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外,更要有意識、有目的地為他們營造一個愉悅、融洽、寬松的自主探究學習氛圍,以此鼓勵他們敢于創新、敢于大膽實踐,從而為自身探究學習能力的真正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在學習“等比數列前n項和”這節課時,我跟我的數學課代表做了筆交易:假如我非常有錢,第一天可以借你100萬,第二天可以借你200萬,第三天可以借你300萬,如此遞加,不過我也要回報的,你只需要第一天還我1塊,第二天還我2塊,第三天還我4塊,以后每一天你還我的錢都是前一天的兩倍,我們以一個月30天為期,愿意跟我做這筆交易嗎?
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不愿意”,可能會虧本,我馬上改口:“太好了,對換,你第一天借我100萬……”真的是兵不厭詐啊,學生炸開鍋了,開始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了。我提醒他們:“算一下30天我會給你多少萬?再算一下30天你要返還給我多少?”在沒有等比求和公式的情況下,幾個學生拿起了計算器迅速按了起來,不一會兒大叫,虧了虧了……適時地引入課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最后再回到此問題追問:“以多少天為期你能不虧?”
如此,便一改以往“灌輸式”“填鴨式”等傳統而落后的課堂教學形式,在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學習氛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與熱情,從而為其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總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只有結合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策略、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及手段,必能充分激發起高中生對于數學學習內容的熱情以及積極性,從而為自身數學探究水平與實際能力的顯著提升與進步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參考文獻:
吳遵淵.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探究能力:淺談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推進素質教育[J].新課程,2010(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