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巫貴松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及感悟,就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研討。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體育;合作學習;簡易器材
新一輪的課程教育改革為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使得初中體育教學又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高度。但與此同時,也向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教學標準與要求。以下,筆者謹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及感悟,就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一、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體育自學、自練的能力
現代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學生不能僅僅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更要充分具備積極創新、科學探究學科知識而形成的水平及實際能力。《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其教學建議中更是明確指出“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掌握體育動作的具體要領,并著重發展自身的體育自學、自練能力。”
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他們創設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良好學習情景,以此為契機,推動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如,在教學“立定跳遠”這一項體育運動時,教師可以摒棄以往一上來就向學生分析立定跳遠具體動作的做法,改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體育學習新型方式。首先,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運動員立定跳遠比賽時的慢動作鏡頭。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模仿運動員的立定跳遠動作,并同小組成員一起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各自動作上的不足及缺陷。這樣,不但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而且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還切實幫助他們加深了對“立定跳遠”這一體育運動動作要領的認識、理解與深刻掌握,在提高其學習效率及質量的同時大大發展了他們自身的自學、自練能力,真正可以起到一舉多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組織學生制作簡易的體育器材,完善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
初中學校理應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學生配齊所必需的基礎體育設施器材,以便為學生正常的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一線的體育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帶領學生制作一些簡易的體育器材,在完善體育基礎設施的同時,大大調動學生體育鍛煉與運動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從而真正自覺且主動地投入到相關的體育鍛煉中去。
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廢棄不用的鐵鍬桿、拖把桿、鋤把桿等鋸成長度均一的木棒,以此充當接力賽中的重要工具——接力棒;還可以將雖然破舊但韌性依舊很好的帆布、棕墊等進行裁剪、拼接,再裝上一定量的沙子,這樣一個具有實際效果的運動沙袋便制作成了;再者可以找一個高度適中、大小適中的木頭樹樁當做“跳山羊”運動中的“山羊”……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太多可以用來制作簡易體育器材的工具及原料,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打破傳統、積極創新,將更多新穎、別致的好點子用到體育器材的創設上。這樣,(1)可以借助體育器材的創造過程,調動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以及積極性。(2)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緩解了體育器械與學生體育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與完善。
總之,新課標為初中體育教育帶來了很多嶄新的變化。我們一線教師必須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點,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更好地服務于自身的日常教學實踐。相信這樣,必能真正推動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許偉.體育新課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展現[J].科學大眾,2011(07).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