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海艷
摘 要:在新課改形勢下,課堂不論是教師的教學思想、課堂地位還是課堂中的教學目標、導入形式又或者是教學方法等都發生了改變。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采用恰當的方法,為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觀念;導入環節;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然而,如何才能充分發揮英語課堂的價值呢?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既掌握技能又能獲得能力的培養呢?
一、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教師在應試教育中保留下來的一些思想已經不能很好地為高質量的教學活動所服務了。所以,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變:(1)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將應試教育思想轉變到素質教育上來;(2)課堂地位:要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和指導者。(3)教學方法:轉變以往“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將以生為本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等??傊?,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是最關鍵的。
二、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梢?,導入環節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精心設計導入環節,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好第一槍。
例如,在教學“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做好導入工作,在導入環節,我選擇了問題導入的方式,首先,我問了學生一個這樣的問題: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引導學生自由回答,有的說by bus,有的說by bike,有的說on foot...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思考:Why do you go to school by/on...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中。這樣的導入環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快地將精力集中到課堂中。
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高效課堂實現的中心環節,而教學方法的選擇又是實現有效教學過程的關鍵因素。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展現英語教學的價值,進而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先學后教模式為例進行簡單介紹。
例如,在教學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cook it well.時,我選擇的是先學后教模式,首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后,讓小組開始自主學習本節課的重點詞匯,如,pot,cooker,oil,pork,fry,cut up等等,接著,自主學習whether/if引導的賓語從句及表示順序的副詞的用法(cereful+ly→carefully等);大概在20分鐘的自主學習結束后,我針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設計一些練習題,如:I dont know___or not the film is suitable for children. A if B whether C which.目的是為了從整體上把握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以確保本節課的高效進行。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基本理念,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張玲.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