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永效
摘 要:當前的初中教學,注重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的相結合的原則,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不斷推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解決式教學就是一種應用得比較成功有效的一種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解決;策略
數學問題不是純粹的數學題目,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數學問題就是還沒有掌握的數學信息。這些問題涉及許多數學因素,是需要學生利用已知的數學理論知識去解決的。但是這些數學問題的解決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不斷探究和發現。
首先,問題設置要合理,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幾乎都是遵循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原則,這種原則是根據數學知識的較強邏輯性提出的,正是因為這種問題的存在,才使學生和教師雙方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找尋到數學問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學習,因此,在進行新課的學習時,都是學生提前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預習,從而提出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在正式講課的時候不斷根據教師的講解分析存在疑惑的問題。而教師的教學設計也需要科學合理,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在進行下一章節知識學習的時候才能更加的熟練。
其次,鼓勵學生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合作學習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是值得提倡的,這種各司其職,共同合作的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會更有效率地解決數學問題。在共同參與數學問題的解決上,只有組內的學員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才能將數學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理解。
再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點撥,把知識系統化。在講解每個知識點的時候應該適當地對相關知識進行延伸,這樣才能將知識學活,而在學過之后更應該對這一章節的知識進行小結,避免出現學生盲目不知重點的現象。初中數學的邏輯性較強,這種變化和小學數學的內容是有一定差異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這一特點科學地制定教學計劃,特別是每一章節結束以后的知識歸納環節不能省略。
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解決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很好、很有效的教學模式,它能夠深入地引發學生思考、探索不同的解決方式,使課堂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最初的教學目標。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