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占蓮
摘 要:從四個方面簡單講述了如何搞好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感教學;自主學習;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次參觀學習,結合2012年5月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經歷本校每年開展的教學活動。我對自己的數學教學進行了反思。我認為要搞好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需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要注重情感教學
由于當地自然條件限制,主要經濟來源于外出勞務收入,因此很多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家里就剩下年老體衰的老人和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所以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在思想上對學習的認識還不到位,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轉變教師的角色,要由一個凌駕于教材之上的說教者轉變為一個能走進學生心靈的親切的合作者。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像親人一樣和藹可親,就會對數學這門學科感興趣,從而主動地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例如,我去年上學期在七(一)班上優質課時,開始說話的語氣平和,學生討論問題比較積極,回答問題也還主動。可是當一個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時,將題目中的“預計每月再使用150小時”說成了“每月已使用150小時”。我不經意就將聲音提高了一個八度問:“題目中哪里告訴你每月已使用150小時的?”此時,學生被嚇倒了,干脆啥也不說了。突然教室里一片寂靜,連聽課的老師們都覺得這個不必要的冷場是一個遺憾。還有一個老師提醒我說:你突然大聲反問嚇倒了學生,也會打亂他們思考問題的思維。我一直以來總是習慣很嚴肅地對待學生,他們就會產生一種畏懼感,不但激發不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反而有一種厭學情緒。通過近幾年慢慢改變以前嚴肅的面孔,在教學中面帶笑容地和學生進行溝通,抓住機會多夸獎、鼓勵他們,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
我平時寫黑板字比較慢,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時,如果自己板書一個實際問題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那么探究問題的時間就偏少了。如果不寫問題,讓學生看課本,學生又不專心讀問題就急于去看答案,根本培養不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就念題,讓學生用草稿紙寫一遍題目,既節省了板書的時間,又讓學生在寫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題意的理解。解題過程盡量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演,這樣既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又有利于他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順利地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彌補了我的不足。
三、要重視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新課程要求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要讓學生動起來,就需要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能自主學習之后才會探究問題,合作交流。我們的數學教材多數都是先提出問題,可是問題提出后學生要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或討論時間。比如,我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先出示問題: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長24 cm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2)一臺計算機已使用1700 h,預計每月再使用150 h,經過多少月這臺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達到規定的檢修時間2450 h?
(3)某校女生占全體學生的52%,比男生多80人,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
再讓學生分組分析、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如果有困難,教師加以指導)
可是學生回答問題時,表述的不應該只是結果,還應該包括結果的思維過程。因此,就需要合作交流,看看怎樣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合理地用語言表述出來。當他們把結論敘述出來的時候教師適當地加以指點,說得好的給予表揚,說得不夠好的給予鼓勵,并加強引導。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輔助教學
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接觸的知識不多,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情境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吸引他們學習的注意力。比如,我們2012年參加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中,縣教研室要求同課異構,衛華中學的執教老師就是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了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圖片。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更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就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學效果就比我們在教室里上的效果好。因此,那節課就成了有效課堂的最佳示范課。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