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敏
【關鍵詞】習題課 初中數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4A-0079-01
習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鞏固課堂教學基礎、延伸教學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之中,限于教學思維與教學理念的影響,更多的教師傾向于“教學—練習—講解”的基本思路,注重解題的結果,忽略解題過程、教學引導、解后總結反思等環節,同時教學整體缺乏嚴密性、邏輯性、準確性,往往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正是基于這樣的教學背景,在當前新課程理念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探索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擺脫傳統習題教學的模式、打破僵化與線性教學方法,進而調動起學生數學習題課教學的積極性,成為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教學準備:精心準備,有的放矢
初中數學習題課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教學工作流程,需要在授課之前進行精心的準備與目標設置,只有如此方能保證后續教學的高效能。數學習題教學是新授課程的強化與補充,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的查缺補漏與強化升級。一方面,數學教師要重視作業的批改,及時掌握學生作業動態,對于典型錯誤、知識掌握、思維狀況等情況及時掌握與分析,進而為習題教學內容提供設置依據與基礎。同時,教師還要對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地分析與思考,進而為后續的習題教學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在前期的教學準備工作中,精心設計數學習題,實現基礎題型、反饋題型、鞏固題型、提升題型的綜合配置,為學生思維的優化與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學習《相似三角形》時,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已知△ABC中,點D、E分別是邊AB、AC上的點,請你再添加一個條件,使△ADE∽△ABC。做這類題目時一定要注意思維的靈活性。因為可以是△ADE∽△ABC,也可以是△AED∽△ABC,并且添加的可以是角對應相等,也可能是邊對應,從而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
二、教學過程:層次教學,典型案例講解與師生互動
(一)層次性教學
數學習題課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流程的強化與鞏固環節,如何對之前講授的知識進行練習與講解是教學過程的主要內容,而學生并非是立即對所有的知識都能掌握,這就需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層次性教學是體現循序漸進發展過程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之中,可以按照基礎題型、鞏固題型、提高題型的順序進行教學,為學生做好知識鋪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在講解平方差公式應用時可設計如下三組習題:
基礎題組:(1)(x+5)(x-5)
(2)(4-3a)(4+3a)
鞏固題組:(1)(-2x+y)(-2x-y)
(2)(-m+5n)(m+5n)
提高題組:(1)16(a-b)2-9(a+b)2
(2)(a-b+1)(a+b-1)
這種題型的綜合設置,不僅保證了教學的整體性,同時還檢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典型案例講解
數學思維與數學運算規律的教學是初中數學習題課的重要內容,如何通過一些典型教學案例的講解、典型習題的訓練以揭示其內在的教學規律,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與典型案例的講解是密不可分的。如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圖像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等知識點都需要進行講解、強化與鞏固。為了實現這一基本要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設計習題進行訓練以幫助學生消化這一內容。
(三)師生互動
初中數學習題教學是系統化的教學過程,師生作為教學主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二者之間只有相互配合、增強互動,將講、練、思等教學環節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環境,將講、練、思三者緊密結合,引入“疑點啟發、重點講授、難點討論、大膽放手”的教學流程,構筑起一個多元立體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語言、思維等方面的優勢,構筑一個活潑、生動、快樂的教學環境,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是一項系統化的教學流程,其中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控制成為重要內容,這一過程之中需要更多教學理念的更新與設計,方能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初中數學習題課作為初中數學的教學形式,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了解數學運算規律、培養數學思維方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對教學準備進行科學設計,注重教學過程的組織與教學過程的控制,真正提升初中數學習題課的教學效能。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