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華
摘?要: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計算機在職業教育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計算機教學除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計算機文化和技能的教學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求學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求學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
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計算機在職業教育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其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如何在學生向技能型人才邁進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顯然和學生的培養模式密不可分。所以,計算機教學除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計算機文化和技能的教學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求學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以Flash教學為例,三種精神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求學精神
我們都知道“聞雞起舞”“只爭朝夕”“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愛迪生也曾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由此可見,勤奮好學是一個人獲取成功的重要基礎。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求學精神是他們將來在專業技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的重要法寶。計算機專業的Flash課程的教學本來就是一個寓教于樂、上機實踐的活動過程,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一個重要的起點。對于這個起點的建立,筆者認為設計Flash的第一節課是很重要的。比如:在第一節課,給學生介紹Flash的發展、特點、新功能時可以先講理論,然后給學生展示一些精彩的Flash動畫,而對于那些平時上課不認真的、愛玩游戲的學生則可以給他們展示一些精彩的Flash游戲,并告訴他們,如果認真努力,自己也能設計出精彩的游戲。展示完之后,就會有學生迫不及待地要學Flash,這時我們可以趁熱打鐵,教學生做一個簡單的圓形變方形的動畫。這個動畫非常簡單又容易掌握,學生很容易做出來,這樣在激發了學生興趣的同時又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
保持學生的求學興趣和求知欲是個漫長的過程。計算機教師有責任影響學生,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還要給學生一個信任和溫暖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針對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各個教學環節,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飛進來的字”這個Flash動畫時,先讓學生學會做字的動畫,然后提示學生能否將字換成自己喜愛的圖片并讓圖片飛進來。當學生開始思考時稍加提示,學生就會踴躍地動手做起來。在做的時候,學生甚至會聯想到讓某些圖片飛進來,而讓另一些圖片飛出去。就這樣,“春雨潤物細無聲”般的效果就會顯示出來,學生求知、求學的精神便被慢慢地培養出來了。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造是人類特有的屬性,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也將是我們國家更加強大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絕不能沒有自己的思維,也不能停止創新。職業學校的任務就是為我們國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范水模山”的人。從我們的學生開始培養創新精神,指導他們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鼓勵他們有新思維、新發明,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人生之路,使他們成為建設祖國未來的有主見、有創新的技能人才。
計算機教學是理論實際一體化的教學,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大力提倡讓學生發現問題。疑問是汲取知識的動力。有疑惑,學生才有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比如:在講Flash的混色器的使用時,僅僅用一個靜態的圖片做實例。在學生掌握了做補間變形和補間動作的動畫之后,可以讓學生欣賞一個整首詩的出現、隱藏的“詩詞欣賞”的小動畫,然后讓學生欣賞評價,最后提出問題:能不能讓詩詞中的語句一句一句地淡入淡出。當學生發現問題的所在后,就會開始動手實踐了。做出了詩詞的效果后,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學生又會想,能不能讓背景也淡入淡出。這時就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去解決問題。有時教師還要盡可能地啟發學生自行探究和應用知識,在教學中要做到放開學生的手,放開學生的心,放飛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去大膽地想、大膽地做。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限,教師要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自然而然,由此帶來的效果是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時,會從內心感到由衷的喜悅,而成功的喜悅會激勵他們繼續創新。
三、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在未來的社會,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并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這就要求大家組成團隊,并要求組織成員之間進一步相互依賴、相互關聯、共同合作,建立團隊來解決錯綜復雜的問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因此,作為教師應積極鼓勵同學們在遇到學習中的問題時團結協作。學生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在Flash課程教學快要完成時,筆者把“聲音的導入”這一部分留下不講,然后給學生布置一個期末課題,題目不限,三個人為一組,讓他們自己創作一個Flash作品,要求主題突出,健康向上。最后大家一起評選出最好的、最有意義的作品留在學校,供以后的計算機專業的新生學習。有了這樣的前提,學生的興趣高漲。不用多說,他們就會自發地去搜集各種素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喜歡聽音樂,有的喜歡書畫,還有的善于搜集各種新資訊等等。在創作的過程中,缺少背景了,就會有人提供自己收藏的圖片,背景音樂不合適了,就會有人拿自己的MP3來不停地試。這時,學生的協作精神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同時,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學生就會問如何導入音樂。學生帶著明確的問題來學習,教師再詳細地講如何在Flash中導入音樂,這時,學生就把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了。通過這個課題,筆者發現每一個作品都很吸引人,都有能打動人的地方。由此可見,新時代學生的表現力和創作力都是無法估計的,協作精神也很好,所發揮出來的能量也是無法估量的。但要注意,計算機教師不能以成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所作所為。
計算機教學是個特殊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計算機課程的設計,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計算機教師的苦心經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學生要有求學精神,求學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生進行創新和相互協作的基礎;創新精神則是建立在正確的學習目的基礎上的,創新程度由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知識結構來決定,同時創新精神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則是求學精神和協作精神的升華;協作精神則像一根無形的線,始終貫穿在學生求學和創新的過程中,它把學生的求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有效地結合,在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以后的就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總之,計算機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結構,注意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創新,引導他們加強彼此的協作,從而使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活動,最終使計算機學習超越課堂空間,達到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