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電機與變壓器這門課程是技工學校電氣工程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學好這門課對學生的專業提高十分重要。由于課程內容多,知識點繁復,很多學生沒有興趣,只是被動學習,效果很差。上好第一堂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會讓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事半功倍,也為學習其他專業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就要從小處入手,對課程和學生特點進行分析,利用現有的技術和條件,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電機?興趣?學習方法
上好第一堂課,是很多教師在科目開始的時候最希望的事情。通過多年的專業教學實踐,筆者對于第一堂課的設計有以下心得。
一、認識課程的重要性
電氣專業,從本身的字面意義來看,最早來源于“電動”和“氣動”。而電氣動力的來源,最主要的還是電機。因此,本門課程在教學知識體系中,是前面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的進一步提高,并與電工實習、電力拖動等操作課程相互呼應,還為自控技術、PLC等科目做了知識鋪墊,學好本門課程就掌握了電氣專業的關鍵。
二、上好第一堂課的重要性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門課之計在于第一堂課。第一堂課的任務就是引起學生興趣、提升他們的認識、教會他們學習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樂意學,保持良好的求知欲。而讓學生在全局的高度去認識這門課程,才能讓學生有一個總體認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1.做好課前的準備
(1)對教材的準備。第一堂課的主要內容是緒論,是對本門課程的總體介紹。筆者使用的教材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電機與變壓器》(第四版)教材。在緒論中,主要講到了電機在電能產生、傳輸、轉換中的作用,電機的發展情況和本課程的任務要求。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筆者準備了影視材料,包括《電力戰爭》《科技與世博會》等紀錄片。
(2)教具的準備。教學地點選在了學校電工綜合實驗室,安裝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還有各類電機和變壓器以及相關操作臺。這樣既可以給學生新鮮感,也可以在首次課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3)對學生的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電工基礎等科目,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接觸到電機,這樣在教學導入的環節中,更應該從學生的直接經驗、生活經驗入手,結合他們的已有知識進行授課。
2.把握好課堂上的每個環節
第一步是課程與教師的介紹,這是第一堂課所特有的環節。教師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這是對學生的尊重,應當儀態自然,衣著得當。對學生要進行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專業和學習工作經歷,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對課程要進行簡要的介紹,包括授課的時間范圍和本課的地位。
第二步是課堂紀律和要求。由于是在實驗室內上課,如果不按照規程操作會有一定危險。因此,要對學生進行紀律和安全方面的教育,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然后,是對新課程的導入,電機與生活便是教學導入的開端,可以提問學生,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電機,學生一般會提到電動車、洗衣機、電風扇等等,教師可以補充電梯、空調、電冰箱等。這些電機既有交流電機,也有直流電機,由此可見電機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接著就可以引出生產中的電機,進而介紹在電能的生產、傳輸和使用過程中電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樣學生的興趣就從自身的經驗轉移到了電力系統上。
第三步就是新課的講解,也是關鍵內容。第一個知識點是電機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電能的產生,可聯系我們已知的例子,如三峽大壩—水電、鄒縣電廠—火電、大亞灣—核電等等,發電機就起到了將各類一次能源轉化為電能的作用。二是變壓器對于遠距離輸電的重要意義,這里就可以觀看《電力戰爭》,學生會了解到愛迪生堅持使用直流電的守舊,而掛滿電線的直流電線桿會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而變壓器的使用,提升了電能的輸送電壓,減少了線路損耗。在看完紀錄片以后,再帶著學生一起分析課本中的內容。三是電機的使用,這就與前面導入新課的內容相呼應。要進一步指出在工業生產、自動化系統中,電機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個知識點介紹電機的發展,可選取《科技與世博會》涉及電機的章節,生動形象地介紹其發展歷程。第三個知識點就是對本課程的總體脈絡梳理和學習任務。這包括電機的種類,各自的結構、原理、特性、使用維護知識和相關實驗技能,讓學生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3.做好課后反思
教師課后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不足之處,為下一步授課做好準備。
四、總結
上好第一堂課不僅是知識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師自身授課藝術的首秀。上好第一堂課,把學生引入這門課的學習軌道上來,使興趣和求知欲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將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