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摘?;要:隨著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自主學習能力成為英語教學的主要關注點。英語教學工作者不僅要了解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更要研究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自主閱讀是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文通過對英語閱讀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分析,提出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即:運用多種英語閱讀策略,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效率、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創設自主學習情景,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自主學習?;調查分析?;策略
一、背景
自主學習是外語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而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國外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發展于80年代,到90年代末已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現在已經處于成熟期。國內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相差20年之久,且發展緩慢,仍處于發展期。Holec在1981 年出版的專著《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中闡述了自主學習的概念內涵與實踐,對自主學習理論的發展影響最為深遠。Holec(1981)認為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習者“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這包括五個方面的決策活動: 一是確定學習目標, 二是決定內容和進度,三是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四是監控學習的過程,五是評估學習效果。Holec 的觀點主要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監控,認為只要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就說明此學習者的學習是自主的,他還指出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習得的, 并表示后來者可以通過某種方法來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二、調查分析
本研究通過學校英語課程教學實踐,研究通過自主學習這一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改善他們的學習狀況。
調查對象:筆者學校1實驗班級學生。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7份,同時對77名學生進行訪談。
1.訪談結果分析
研究問題:你認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閱讀時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參與嗎?見表1。
表1
觀點 小計 比例
需要 41 53.25%
可有可無 30 38.96%
不需要 6 7.79%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77
從訪談結果來看,有53.25%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和組織,有38.96%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有7.79%的學生認為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自主學習不是無政府主義狀態下的純自學,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換為指導者、引導者和組織者。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怎樣獲取知識,幫助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要求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給學生提供適當的鼓勵、引導和幫助。
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英語學習的興趣及自信心。高職英語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由于評價標準的改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動力,因此對學習英語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有了取得成功的信心,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具有自主、創新合作的能力。學校分別在2012年9月(新生入學時)、2013年4月和2013年9月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做了調查,結果顯示變化是明顯的,見表2。
表2?;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興趣變化對照
時間
調 查 項 目 2012年9月 2013年4月 2013年9月
對英語學習感興趣 65% 75% 96%
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是外語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 32% 40% 55%
在外語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慌張 45% 65% 95%
在外語學習中不能自暴自棄,對自己有信心 47% 69% 90%
(2)多種學習資源運用。高職學生要運用多種學習資源,通過不同渠道獲取學習信息。比如當用英語討論中西文化后,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信息。學生使用英漢字典,利用已有的英語學習基礎看英語影片,聽英文廣播,閱讀英語課外書、英文報紙、雜志或小說等。這樣學生會突然發現學好英語的途徑很多,見表3。
表3?;資源運用調查表
序號 指 標 運用
良好率
1 能較好地使用英漢字典 85%
2 利用已有的英語學習資源(別人的筆記等) 95%
3 經常閱讀英語課外書、英文報紙、雜志或小說 75%
4 借助網絡閱讀英語文章 98%
5 看英語影片,聽英文廣播 86%
三、教學策略
鑒于以上的調查分析結果,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筆者逐一進行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意見。
1.運用多種英語閱讀策略,提升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預習是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有序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啟發性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通過辯論活動給學生一個自主分析思考問題的空間,同時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創設自主學習情景,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創設多種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高職學生自行確定學習目標,以激發他們對新的學習任務的興趣及達到學習目標的渴望,從而引發學習動機,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使之更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通過多種手段,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更活躍,給學生創設一個“學中玩,玩中學,學中笑,笑中學”的學習情景。教師堅持做好引導者,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閱讀的快樂,把學生帶進教材所描述的情景中去。
3.通過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重視培養高職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注重實用性、創新性教育,有助于適當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很多練習雖然是個人練習,但進行自評互評更受學生歡迎。自我評價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評價了解自己,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責任感,學會主動地學習。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學會學習,最終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促使學生終身學習、自主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激發學生的閱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培養能夠獨立思考的個體,創設多種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吉利.國內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狀況分析綜述[J].外語教學,2005(1).
[2]劉敏霞,趙秋榮,張玉珍.有關自主學習的幾種錯誤概念[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