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妮娜 徐棟
摘 要:《綜合韓國語》是適用于高職高專應用韓語專業的語言應用課程,是應用韓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核心課程之一,對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和就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綜合韓國語課程為例,探索基于就業崗位需求的高職院校《綜合韓國語》課程教學設計。
關鍵詞:綜合韓國語;高職高專;教學設計;就業崗位能力需求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韓業務來往日益密切,很多高職院校相繼開始了韓語專業,并根據專業發展需求,開設了《綜合韓國語》等專業核心課程,培養學生韓語技能。我們在長期的韓語教學過程中,根據韓語崗位就業需求,開展了系列教學改革項目。
1.韓語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分析
根據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去向,和主要的工作崗位,通過調查研究,我們梳理了以下幾個基于《綜合韓國語》課程的職業崗位,并且明確了職業崗位對本課程能力的要求。崗位和具體要求如下:
第一,韓企文員。具體要求是韓語能力水平達到中級以上,熟練使用韓文操作系統,熟知韓國文化、風俗、習慣,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用韓語進行接待,口頭書面翻譯,熟練的韓語交際能力。
第二,韓語培訓教師。具體要求是韓語能力水平達到中級以上,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應用能力,頭表達能力強,熟知韓國文化、風俗習慣,對韓國文化有深層次的了解,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
第三,韓語導游。具體要求是韓語能力水平達到中級以上,韓語溝通能力強,熟知中韓兩國文化,風俗習慣,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掌握系統的導游知識,扎實的業務能力,熟練的韓語交際能力。
第四,外貿代理。具體要求是韓語能力等級水平達到中級以上,熟知韓國文化風俗,思維習慣等,掌握韓語經貿用語,能熟練運用韓語進行貿易洽談,撰寫經貿書函等,熟悉中韓兩國外經貿政策法規,對國際貿易,國際商法,報關等相關知識全面了解,具備對韓貿易的業務能力。
2. 《綜合韓國語》課程分析
《綜合韓國語》以對韓貿易企業和韓資企業的人才規格要求為主要依據設置的,課程旨在培養外貿企業和韓資企業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使學生具備相關職業崗位的韓語會話、翻譯、寫作等能力,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化職業道德教學與職業能力教育,使學習者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該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使學生具備韓語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為以后的《韓語聽力》、《韓語會話》、《韓語閱讀》、《韓語寫作》、《經貿韓語》、《旅游韓語》等后續課程奠定學習基礎。
該課程向學生提供詞匯、語法、閱讀等相關韓語知識。課程的學習可以與韓資企業的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結合起來,向學生提供韓文化、韓資企業術語應用的相關知識。另外,可以與韓國語能力水平考試的等級證書的考試要求結合起來。
應用韓語學生的特點是自學能力不強,自控能力較差,表現欲望有,但是自信心不足,活潑好動,學習熱情很容易被激發,但是持久性差,如何采用簡單,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方法,教授學生實踐性強的,有用的,簡明的學習內容,使課堂學習更加積極有效,應該是我們應該去積極探討的。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采取了如下對策: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學會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協作性學習;通過學習資料的閱讀,文獻資料查閱分析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歸納總結,然后敢于發表和表達,通過小組交流,積極提問,資料共享等多種方式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會學習;另外,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3. 《綜合韓國語》教學內容設計
第一,實踐教學內容的選取。由于應用韓國語學生的主要去向是對韓貿易企業和韓資企業,按照學生的去向和用人單位的要求,《綜合韓國語》課程組定期會進行調研活動,主要了解企業對韓語人才規格的要求,以及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把信息進行加工整理,與用人單位合作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在頂崗實習和正式工作時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為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專業基礎。
第二,教材內容的選取。《綜合韓國語》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韓國延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韓國語教程》1-4冊。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是:國家優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注重聽說技能,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配套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網絡課程,教、學、練相輔相成,1-4冊分別對應韓語1-4級。
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圍繞同一話題展開——基于任務型學習方法設計,所以我們在授課時教材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相結合,相輔相成。
第三,教學內容安排。把單元的主題進行整合設計成項目模塊的方式,進行項目化教學,例如:商務接待、人際往來、旅游觀光、求職應聘等。
第四,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的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動性,教學中以韓語交際為核心的語言應用為教學定位,旨在提高學生自主語言應用能力,和涉外交際能力,重點學習語法和句子的活用,要求學以致用、能力輸出,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第五,課程設計思路。注重能力培養,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教學法,注重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培養,采用工學結合實際語言技能訓練 (項目的選取都是圍繞實際工作應用進行的)。教學中,以項目導入(項目介紹)——項目分解(任務設計)——實施應用(過程引導)——綜合提高(考核評價)的思路進行設計。
4.教法方法與手段
建立以“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 ”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用”一體化的課程單元設計, 以“競賽式教學”為主的教學設計——以競賽式教學方法為核心驅動學習,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以“情景表演活動”為輔的教學設計——以“情景表演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在活動中既有老師的教又有學生的學,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
5.校內外實訓基地的運用
第一,校內實訓基地。《綜合韓國語》課程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室,以及微格實訓室等,為學生進行情景對話,角色扮演,語言交際等提供了仿真實訓的環境。
另外,可以利用韓語協會定期組織韓國語演講比賽,韓語角(學生可以在韓語角用韓語聊天,與韓國留學生和外教交談),模擬韓企面試實訓,韓國文化體驗等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實訓的機會。
第二,校外實習基地。本課程針對山東半島韓企的發展狀況和學生的就業去向,在韓資汽車、電子、飲食、貿易等領域的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開展職場體驗,學習和體驗韓國文化,在體驗中學習和交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綜合韓國語》課程組在進行畢業生反饋信息和行業用人調查信息的收集時,與校外實訓基地開展密切合作,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實踐教學也得以順利開展。學生在校外實訓實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不同行業的不同術語,交際用語,工作技能等進行學習和實踐應用,還可以真實體驗韓國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6.教學評價與考核
本課程,采用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將過程考核融入評價考核體系,結合課堂考勤、作業、階段性測試等措施,與終結性考核一起,共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倩:基于市場用人需求的高職韓國語課程教學探索[J].科技資訊,2013
[2]宋偉: 淺談高職院校韓語專業《旅游韓語》課程教學[J].辦公室業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