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國際交流的主要手段,英語教學更是不容忽視。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就要了解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主觀能動意識,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最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興趣;缺失原因;提升策略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導下,當前的教學工作立足于學生實際的發展需要,注重素質教育思想在課程教學中的傳播,力求實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興趣是一切課程教學內容實施的核心,也是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應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如何在興趣動機的影響下激活英語課堂教學的氛圍成為了英語課程研究關注的主要內容。我們認為英語課堂教學應從課堂導入藝術出發,重視課堂教學情境的營造,利用學生實際生活資源的優勢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核心思想的建立,讓學生在感受真實場景的過程中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然而,當前教育背景下,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存在著明顯的消極因素,嚴重制約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當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嚴重缺失的原因分析
學生興趣的激發是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它應始終貫穿于英語課程教學的始末。此外,興趣還是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形成的重要推動力,是貫徹與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英語教學中,興趣的激發應建立在自尊自信的基礎之上,只有讓學生在充分認識自我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組織自身的學習策略,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然而,當前學生關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普遍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一)學生的學習方面
1.缺乏明確有效的學習目標。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目標作為導向,是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對最終的考試,而并非真正出于愛好和喜歡。久而久之,這樣的熱情逐漸消退,英語學習的概念在大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中是極其模糊的,沒有基本的學習目標,這就使得絕大多數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中存在極大的隨意與盲目性,缺乏有效的學習目標作為指導。
2.存在消極片面的學習動機。興趣與動機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習興趣形成的關鍵。而學習動機也分積極和消極兩種,積極的學習動機勢必引導學生不斷進步,相反消極的學習動機則會麻痹學生的心理,阻礙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不少學生的學習動機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這對學習效果的取得勢必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3.不良心理作祟。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英語學習的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處于不同的生活環境當中,學生的英語基礎本就存在著一些差異,其中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自然就會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是自卑,認為自己不如旁人。這在英語的聽說課程上表現尤為明顯,不敢說、聽不懂,還又不好意思問,害怕招來同學的笑話。這些不良心理都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
(二)教師的教學方面
1.師生關系的處理亟需完善。從教師自身的教學角度來看,巨大的教學壓力使得教師的工作時常處于嚴重飽和狀態,鮮少有時間顧及到師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問題。密集的課程安排讓學生埋頭讀書,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被漸漸擱置。通常學生會因為被教師的個人魅力所吸引而喜歡上他的課,進而形成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可見,對師生關系的巧妙處理也是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2.沒有有效的語言教學環境作為支撐。有效的語言教學環境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是對學習興趣的一種側面培養過程。然而,當前英語課程的開展大多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缺少了必要的語言環境作為支撐,學生的實踐交流意識很難從根本上得到落實。書面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脫節使得學生難以深刻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興趣自然難以提升。
3.缺少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角度來思考,大部分英語課堂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教學內容始終貫穿課本,知識講授遠遠多于實踐操作,學生的獨立思考時間甚為有限。在知識點的滲透上,教師注重的是對詞匯和語法的剖析,而忽略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對文章整體理解能力的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產生了嚴重的壓制作用。
二、關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策略分析
課堂教學無論從學生的學習方面還是教師的教學方面都存在著一些消極因素,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導致了不少學生在遭遇學習難題時情緒化問題都較為突出,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嚴重的厭學與厭課狀態。很大程度上,學生的情緒處理取決于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擺脫不良情緒的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應指導學生積極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找到自我調節的有效方法,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針對當前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興趣缺失,可從如下幾方面加以改善:
(一)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找到學生興趣激發點
從英語教材的內容著手,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出于不同知識模塊的設計需要,英語教材在內容劃分上有時會比較活潑,但有時也略顯乏味。這就需要教師立足于教材的講授重點,充分挖掘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相似面,進而找到學生興趣的激發點。除了教材本身之外,適當的文章背景介紹或是課外拓展都是極為必要的,這些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得以實現。
(二)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
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一般都會將考試作為衡量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依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會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力求讓學生在考試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實則這樣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教師本身應重視英語課程的實踐價值,突出學生知識與能力二者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在語言技巧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endprint
(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教學內容的選擇并非一定局限于課本,在強調教學重難點的同時適當地拓展英語課外教學也是極為必要的。新奇有趣的教學內容勢必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手段的處理上也可趨于靈活化和多樣化,這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是學習興趣的一種激發過程。角色扮演、辯論演講、主題討論等都是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
(四)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消除學生不安心理
學生不安、自卑等心理的形成源自對于自身的不夠信任,缺乏良好的課堂安全感。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來合理構建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消除內心的緊張不安心理,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中完善自身的語言知識習得過程。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是快樂學習的要義,也是興趣激發的基礎。
(五)安排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英語實踐活動的安排是對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智力得到了發展,學習熱情得到了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切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實踐交流過程中,學生還能突破自我心理防線,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在一步步努力的過程中增強對自身的信任感,發展自我語言運用技能。
(六)加大情感投入,共筑和諧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注重的是師生的共同參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對于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至關重要。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源于必要的情感投入,需要師生之間團結互助,關心友愛。在漫長的英語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處理也決定著學生能否將內心的情感動力轉化為學習動力,在興趣的驅使下愈發重視英語課程的學習。
三、結語
從外語教學的教學成果來看,其教學目的的實現并不在于教會了學生多少語言知識和技能,而是在于一種學習態度的傳遞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立足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課題,如何在師生的共同配合與合作下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成為了英語教育工作者競相探討的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應該依據班級不同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個體認知差異來妥善組織自身的課程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教學優勢,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及英語合作探究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 陶志潔.教材與教法——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
[3] 田維英.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3).
[4] 霍洪濤.英語教學中的情感考慮[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作者簡介:王月(1987.05- ),女,黑龍江省方正林業局,研究方向:商務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