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亮亮
摘 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中國夢的重大戰略舉措,本文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意義及如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學生管理工作中。
關鍵詞:黨的群眾路線 學生管理 學校發展
中央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新時期基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實現偉大目標和夢想、加強黨的本身建設,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黨員干部發生了角色錯位,在如何對待人民群眾上的確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一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漠視群眾,不關心群眾疾苦,不尊重群眾的意愿;也有的把個人名利看得過重,缺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熱情;還有些黨員干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有的黨員干部與民爭利,濫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貪污腐化。
一、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意義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黨員干部深刻剖析在貫徹群眾路線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知道“我是誰”;讓黨員干部走基層、轉作風,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固化為黨員干部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群眾著想,弄懂“為了誰”。
通過學習,進一步明晰了“我是誰”。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應該堅定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理想信仰,堅守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完全履行共產黨人的責任和義務。要經常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經常檢查和彌補自身不足。要敢于堅持原則,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
通過學習,深刻認識到我們“依靠誰”。我們深深地知道,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必須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通過學習,牢固樹立了宗旨意識,明確“為了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45次,這充分體現了黨的人本理念、為民情懷。
二、在學生管理中貫徹和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針
作為學生工作者,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全面貫徹和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針,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思想觀念上,要牢固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學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一切教育必須以學生為本,凸顯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做每一位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2.工作內容上,以學生成長的合理需要為導向
我們在學生工作中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從單一的供給管理向需求管理轉變,以追求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服務與學生為發展所產生的有效需求的高度統一,遵循“需求—服務—發展”模式,按照社會的人才需求、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發展需要,創造各種機會,尋求各種渠道,營造合適氛圍,成就學生的成功。
3.實現路徑上,要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在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中,學生始終應該是主體,老師只能是主導,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發揮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作用。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主動思考適合自己特點的學業目標、職業規劃;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善于引導學生辯證地理解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形成誠信、友善、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
4.工作作風上,真正落實“三走進”工作要求
學生工作堅持走群眾路線,必須落實“走進學生思想、走進學生學習、走進學生生活”的總要求,深人教室、課堂、操場,了解學生在想什么、愿意做什么,與學生打成一片。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不同對象的時代特征,掌握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以便在教育教學、文化環境、條件保障、后勤服務等方面積極響應學生的合理需求。要在學習生活上關心學生、關愛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困難和問題,在解疑答惑中,交流思想,引導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5.自我發展上,自覺做到端正心態
我們要“擺正心態”,珍惜在一線學習錘煉的機會。同時,在學生工作崗位上,我們還要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研究工作,把工作實踐中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凝練科學系統的成果,并以這些成果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我們確立什么樣的思想觀念,構建什么樣的工作內容,尋求什么樣的實現路徑,形成什么樣的工作作風,對于學校有序發展這一根本任務的實現至關重要。而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是學生工作迎接挑戰、創新發展的重要法寶。
(作者單位:柳州市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