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鋒?楊屏?狄春陽?周國紅
摘 要:頂崗實習是提高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教學環節。頂崗實習的質量評價必須以學生能力為本位,通過校企合作來實現。本文探討了建立校企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客觀評價學生頂崗實習效果,全面提升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
關鍵詞:能力本位 頂崗實習 多元評價
2014年3月,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即將出臺高考改革方案,實現技術技能人才和學術性人才兩種高考模式,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而推動整個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這也是國家更加重視高等職業教育,著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高等職業教育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服務生產一線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學生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的培養和提升。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人才培養的規模和數量逐年提高。然而人才培養的質量卻未做到與培養規模和數量同步提升。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表明:企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與高職畢業生的質量嚴重背離,學生的職業能力不強,理論與實踐不匹配,崗位穩定性和工作連續性較差,不能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以上問題的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效果。
目前,主管部門雖已著手從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高職教育改革,以加強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對學生職業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的評價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并未同步跟進。特別是在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提升最為重要的頂崗實習階段,質量評價仍采用與普通高等院校類似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采用實習單位指導教師、校內指導教師以及實習報告三個評價指標。三個指標過于側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忽視工作能力的考核,從而導致高職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顯著,學生的職業能力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筆者通過多年來對頂崗實習單位和畢業生從業情況的持續跟蹤調查和全面研究,認為有必要對高職學生的頂崗實習職業能力培養和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基于學生能力培養,重點突出以下四方面的體系架構。
一、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技能標準
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什么?學校要教什么?學生想學什么?企業的崗位實際需求又是什么?這些問題搞清了、理順了,頂崗實習職業能力培養過程的方法、標準和培養結果等諸多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茖W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技能標準,是從頂崗實習職業能力培養過程管理與評價的重要而又關鍵的抓手,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可靠、科學的前提條件。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技能標準的制定必須緊緊結合專業知識和崗位實際,由學校主導,邀請企業全過程參與,發揮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勢,由學校和實習企業共同制定,形成學校、企業相互滲透開展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用專業知識科學指導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用實際操作檢驗所學知識,使知識在實習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專業技能標準一旦制定,應具有相對穩定性,并根據實習條件的不斷變化予以充實和完善。專業技能標準一旦制定,應在校企雙方備案,以注重標準的權威性,減少執行的隨意性。
二、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的科學管理
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是學生技能和職業素質形成和提高的過程。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不斷加強頂崗實習能力培養的過程管理,注重管理方式的創新,科學引入考核評價機制,是實現頂崗實習培養目標的必要手段。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技能標準的要求,校企雙方共同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加強頂崗實習能力的過程管理。
1.企業指導教師的現場管理
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企業應該以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的專業技能標準為依據,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生產環境中熟悉崗位要求,學習相關技能的操作規范,完成崗位任務。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指導教師應結合崗位生產實際,教會學生如何在生產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企業指導教師是學生完成頂崗實習任務的指導者、管理者與監督者,要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科學管理和嚴格要求,不僅負責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文明實習、安全生產的教育,還要認真做好學生的考勤和頂崗實習成績評價工作,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形成有機統一,進而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2.頂崗實習網絡系統的平臺管理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特點是點多面廣、學生分散、管理難度大。借助頂崗實習系統網絡管理平臺具有的便捷性、及時性、互動性特點,可有效地實現頂崗實習過程的實時化、科學化管理。頂崗實習系統網絡管理平臺設置有實習文件、實習小結、實習問卷、實習巡查、實習總結、實習鑒定、實習交流與指導等窗口。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即時提交文件,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指導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儲存優勢將學生頂崗實習的全過程信息展現出來,了解學生頂崗實習的工作狀態,實現指導教師對頂崗實習學生的全員化指導和過程化管理,從而使指導教師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進行考核與評價成為可能。
三、注重頂崗實習成績的科學評價指標
為科學把握并準確評價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使評價指標切合實際并起到引領和促進頂崗實習工作的作用,實現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筆者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設計評價指標。
1.職業道德與勞動紀律
頂崗實習的目的除了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塑造學生作為現代職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使其具備專業技能人才的自律、自尊、守紀的基本品質和責任擔當。工作就是一種責任,企業青睞具有強烈責任心的員工,也只有那些具有強烈責任擔當的員工才能在職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己藢W生的頂崗實習情況,要把符合職業道德、遵守勞動紀律因素納入考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充滿競爭的職業環境。
2.專業素養與崗位技能
學生頂崗實習的根本目的是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掌握崗位技能,提升職業能力。學生的實習崗位工作是在企業教師指導與監督下完成的,可以從掌握崗位規范要求、具備基本專業知識、是否勝任崗位工作、工作質量等級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應該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以崗位知識能力提高為核心,以崗位技術標準為規范,主要由校企共同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實施。為使評價更具客觀性,條件允許時應實行指導與評定分離的方式,以求評定結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endprint
3.實習日志與實習總結
頂崗實習之初,學校為每名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發一本頂崗實習記錄本,要求學生每天撰寫實習日志,每月撰寫實習小結,將其作為學生實習成績評定的依據之一并形成制度。實習總結是以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撰寫的實習日志和實習小結為基礎,全面回顧實習體會,總結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收獲,提煉頂崗實習成果。一份好的實習總結還應包括對崗位技能的深入思考和思考之后提出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實習總結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技能、素質的全面提升。實習總結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對學校不斷加強和改進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工作,細化專業技能標準,優化頂崗實習方案,都有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四、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多元評價體系
建立一套科學、完善、客觀、開放的學生頂崗實習評價體系極為重要。頂崗實習成績是學生通過頂崗實習鍛煉所掌握的專業技能的最終反映,也是衡量頂崗實習效果的主要指標。能否做到準確評價頂崗實習成績,將直接影響到頂崗實習效果評判的公正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表明,只有堅持綜合評價的原則,構建從知識到能力再到素質的多元評價體系,才能成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協調發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用人單位選賢納才的風向標。
高職頂崗實習成績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具體表現在:以頂崗實習的綜合效果為參考,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做到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專業素養、崗位技能、實習日志和實習總結全方位的考核,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根據不同專業和崗位性質,設置可量化的考核點,如掌握崗位規范要求、具備的專業知識、是否勝任崗位工作、崗位工作質量等級等,由企業指導教師給予鑒定和評價。為使評價更具客觀性,不同專業必須根據專業技能標準,為每一項指標確定一個評分標準,以便于企業指導教師評價時進行操作。 頂崗實習日志和頂崗實習報告、網絡平臺的交流溝通和實際檢查情況等內容則由學校指導教師進行評價。兩者采用權重系數法進行成績計算,綜合評定出學生的最終頂崗實習成績,從而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總之,高職頂崗實習的多元評價考核過程是:方案共定,實現育人與生產的融合,為校企合作評價奠定基礎;過程共管,實施校企合作立體監管,收集評價的第一手資料;質量共測,實現多元評價機制;信息共享,完成校企多向反饋任務,達到校企良性互動、促進質量提高的目的。同時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也是實現能力本位教育目標、社會對職業能力新要求和骨干院校建設規劃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正不斷向前推進,作為高職教育重要環節的頂崗實習能力評價體系的建設和運用也會日趨完善。筆者以多年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對這一評價體系提出一家之見,盼與熱心高職教育的同仁分享見解、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生頂崗實習評價模式[J].職教論壇,2010(11).
[2]楊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10(9).
[3]徐新玉.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監控與考核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時空.2011(2).
[4]孫百鳴.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2).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