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 要】數學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把學生分開層次進行教學,更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而能較好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分層教學;個性化;優化;初中數學
因材施教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分層教學是其一種具體體現。如何在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應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深度和創造能力的差異,讓我們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是所有教師應該面對的課題。實施分層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及設計優化習題是關鍵。讓學生真正做到了《數學課程標準》上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教學方法層次化
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和學法兩個方面,對A層次學生“教”重于“學”,即以教師的“教”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獲取知識,再適當地加以指導,指導時再采走用領著,扶著走的方法。對C層次學生,則“學”重于“教”,以指導學生自學為主,多進行學法指導,指導時可以引著走,放開走。
二、教學過程體現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選擇性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以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使他們的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教學過程的分層是分層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低起點,緩坡度,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教師講授新課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析處理好部材,使教材重點內容層次化,既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的要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讓學生有自主選擇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的機會,不要把成人的學習方式強加給學生,給學生充分選擇的空間。上課時,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講解同一節內容時對其有目的的增加難度,增加題量;而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就采取降低難度,減少題量,做到在課堂上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使得他們在每一節課上都有收獲,漸漸地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信心,實現逐步的轉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三、提問分層
為了能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應有意識地編擬三個層次的問題便于課堂提問,其中基礎性問題以復習類、基本類的問題,面向學習暫困學生;中檔題則面向中等生;難度大的問題,如通過用比較、分析等思維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面向優等生。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點撥。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司其問,各有所得。
四、輔導分層
平時利用自習時間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對C層學生輔導主要是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師生和諧感情,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面批部分作業,個別輔導重點突出,選題簡單、基礎。對A層學生鼓勵拔尖,挑選A層學生進行數學競賽輔導,主要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與靈活應變能力。
五、課堂練習分層
作業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能達到初步鞏固知識的目的。因此,作業應精心編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分層練習是分層教學的核心環節,其意義在于強化各層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反饋、矯正,檢測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把所理解的知識通過分層練習轉化成技能,反饋教學信息,對各層學生進行補償評價和發展訓練,達到逐層落實目標的作用。針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分別布置三類難度不同的題目,重組教科書中的練習,或重新選編不同層次的練習,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分層次選編基礎鞏固性練習,拓展延伸性練習,綜合運用性練習,對低、中層學生要求緊扣課本,低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大部分基礎鞏固性練習,鼓勵選做書中章節習題,中層學生能完成書上全部基礎鞏固性練習,和書中章節習題,選做拓展延伸性練習,高層學生另外增加綜合運用性練習,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這樣配制練習,有利于低層學生鞏固基礎,中層學生略有提高,高層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經過一個學期的分層教學實驗,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展,特別是后進生,以前經常由于不會做而不做作業,經常沒作業交,現在對他們降低要求做些最基本題目,慢慢地恢復了他們的學習信心,愿意做作業了。優等生則由于獨立自主的學習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較好的發揮,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學習的動力倍增。每個學生各方面素質都有發展。
六、分類評價賞識為主
不同的學習個體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個性化的。分層評價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處于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及時進行激勵調節工作。對后進生要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針對不同層次的提問、練習、作業等及時作出有效的、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要看到他們的成績,如回答得不完整、不準確,應及時激勵,如他們一旦能答出邏輯性較強的問題時,要加倍鼓勵,給他們以信心;對優生要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總之,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模式都有其不足之處,這就要求我們教育教學工作者不斷的探索,一切以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出發點,為了一切的學生的健康發展,追求更完善的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在各個方面不斷完善,努力提高初中數學的教育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縣東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