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石金
【摘 要】數學在學習中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最重要的是練習設計,它可以起到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同時探究數學,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新教育的改革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可以積極探索并且實施有效的練習創新思維。本文結合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與探究,談談初中數學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數學;教學過程;創新思維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所謂的數學教學主要側重于教師把教學的內容作為載體,用最恰當最易理解的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產出興趣,呈現出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發現以及探究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發現問題、產生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更深的印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在數學探究的學習中也呈現出很多問題,諸如,教師對教學的理解不夠透徹,把握不到位,不能把最佳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同學。因此,我結合自己在初中的探究學生經驗,談談初中數學中應該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念
1.教師不斷挖掘學生的探究潛力
正像伯樂發現千里馬那樣,學生的潛力需要教師去挖掘和引導,每個人都隱藏著自身的創造力,只是缺少培養,缺乏挖掘。在課堂上發現每個學生都會迸發出一種創造力,這就可以說明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并且發掘學生的能力。因此,我們一定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主動性,并且會不斷地去探究問題,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的探究潛力。
2.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究環境
在探究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需要師生之間有更深的交流、溝通、互動。教師也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探究問題的活動中,要善于尊重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自由交流。學生能夠擁有積極探究問題的態度與熱情,才是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使用積極鼓勵學生的語言。比如:老師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答不上來。這個時候老師不應該說:“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你還能學習”。而應該用激勵的語言說:“不要著急,坐下來慢慢想想。”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而且還可以鼓勵學生去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
二、落實學生的有效練習
1.有效練習的基本策略
1)自主性策略
在學習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練習的根本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能力能夠得到真正的培養和發展,樹立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讓學生擁有自由的思考空間、不斷培養自我監控能力。
2)趣味性策略
在教學中增強練習的趣味性,使教學內容變得新穎、有樂趣,通過一個人或某一活動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在練習中能夠集中精力,熱情飽滿的去探究問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差異性策略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要求都會有所差異,因此教室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去設計練習。盡可能的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并且可以去延伸題目。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獲得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性。
4)應用性策略
要把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練習設計時選擇實際的,與生活接近的,具有挑戰性的生活素材。這樣可以使一些枯燥的數學題變得具有生活的氣息,充滿生命力;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自主運用數學知識去探究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鞏固理論知識,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有效練習的具體實施
1)明確有效練習的目的
在練習設計中必須要與教學內容相關,明確教學目的。否則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嚴重的負擔,不能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效果。明確練習的目的可以擴展并且深化教學內容。
2)選材富有生活性
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多,因此數學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在練習題的設計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經驗中出發,可以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比如,生活中會有學生游玩活動或者乘車等問題,這樣聯系實際生活設計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3)有效練習的適中性
在設計練習時一定的具有挑戰性,又得確保大多數學生可以成功完成。太難的練習會讓學生產生畏懼感、挫折感,導致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太簡單的題又會使同學們感到很索然無味,而且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對學習的欲望,感受不到成功帶來的滿足感。因此難度適中的練習同學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與研究,最終成功的完成,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完成后的喜悅和滿足感,而且還會增加對學習的積極性。
4)學生練習的層次性
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學習上都會有一些差異,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去順應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能夠從感知認識到熟練掌握,再到自己可以創新的應用,一步一步加深,這是學生知識進行內化的過程。主要是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鞏固知識,有利于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對學習的信心。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和解題的多樣性,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進步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總結: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不斷探究數學可以從中學習到數學的有效價值。以上是我對初中數學教學重難點突破方面的一些認識,希望對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亞平.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2(22):19.
[2]袁彩輝.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21):47.
[3]羅世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提問策略之我見[J].治學之法.2013(10):54.
(作者單位:江西省會昌縣筠門嶺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