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課標的要求,在小學英語入門階段,我主要培養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自然拼讀能力、聽音模仿能力、閱讀能力和話題演說能力。通過這四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建立起自主英語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自然拼讀能力;聽音模仿能力;閱讀能力和話題演說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然拼讀讓學生跟英語“親密接觸”
英語是表音文字,我們通過字母或者字母組合就能基本判斷單詞的發音。因此對于一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讀單詞和寫單詞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于還沒有掌握拼讀規律的初學者來說,最讓他們頭疼的就是讀單詞和背單詞。現在很多學生在幼兒園就開始學單詞,剛開始興趣很高。但是一旦讓他們背單詞。就出現了排斥情緒和畏難心理。而自然拼讀能力的掌握可以解決說英語難,和背單詞難的問題,于是我在工作中開始運用自然拼讀法。
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人學習英語最直接的方法。根據26個英文字母及字母組合所代表的音源做有系統的整合,建立字母與發音的直接音感。即看到任何字母及字母組合就能立即發音,反之,聽到任何發音也可將單字寫出。自然拼讀法有幾個明顯的優勢,比如沒有重音、自拼的準確率達到80%左右、適合初學者、自拼可簡單的拆分單詞、自拼和音標相輔相承。那么怎樣讓自然拼讀結合到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然拼讀的興趣和能力呢?
(一)設計好自然拼讀的系統課程
設計階段性地自然拼讀課程。第一階段是26個字母的發音,我通過一首英文字母歌,讓學生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記下每個字母的發音。這個階段完成之后,學生基本能拼讀三個字母(輔音字母加元音字母加輔音字母結構)的單詞發音。比如cat, pig, dog, but, net. 在鞏固發音的過程中,我通過反復的唱字母歌,以及簡短的歌謠歌曲,讓學生很好的記住發音規律。第二階段是認識元音字母A,E,I,O,U。以及當它們遇到字母E結尾時的讀音。比如單詞MAKE,THESE, BITE, NOTE, CUTE。第三階段學習字母組合的發音。第三階段的學習量比較大。我選擇些比較常見的字母組合,再結合課本里的單詞,設計教學內容。
(二)自然地滲透自然拼讀教學
自然拼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滲透到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接觸自然拼讀課程之余,應該懂
(下轉第89頁)
(上接第88頁)
得將能力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比如學生在自然拼音第一階段的學習之后,我在課文教學中,會讓學生嘗試猜猜新的單詞怎么讀,或者我說個單詞,讓他們試著猜怎么寫。學生在運用所學自然拼讀能力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實踐中發現,學生很喜歡聽音猜單詞的游戲活動。從簡單的三個字母的,到復雜的多音節詞匯。我念完單詞的發音,并告訴他們有幾個字母組成。并畫出相應數量的線條。他們來猜這個單詞由什么字母組成。他們說對了字母,我就把字母填到相應的線條上。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樂此不疲。
(三)階段性地評價學生的拼讀能力
自然拼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有階段性的評價反饋。在評價的過程中,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調整課程的進度和內容,找出個別的差距,和需要克服的難點,并做針對性地教學輔導。比如我一個月做一次綜合評價。并記錄學生的問題,反饋給家長。
二、聽音模仿讓學生跟英語“形音不離”
根據母語習得的規律,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先置身語言環境當中,不斷地聽和模仿,才能獲得相應的語音語調語感。聽音模仿能力的培養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正確語音語調語感。如果忽視了聽音模仿,就會出現缺乏語感,語音模糊,語調不自然等問題。從而無法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表達自己或者獲取語言信息。聽音模仿能力的養成,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接觸英語語境。那么怎樣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
(一)課堂上培養學生聽音模仿的好習慣
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語言習得的過程講究步驟和方法。聽音模仿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聽音模仿的習慣。告訴學生先聽全文,再逐句跟讀并反復跟讀。在連讀,重音等地方做記號、區分升降調。學習地道純正的發音。
(二)培養學生每日聽音模仿的好習慣
幫助學生養成每日聽音模仿的好習慣。在缺少真實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彌補缺陷,創造條件。讓學生每日做跟讀登記。
(三)開展豐富多彩聽音模仿的活動。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模仿秀,配音,朗讀比賽等活動,促進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養成。
三、閱讀開啟學生的英語視野和英語思維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的好方法。閱讀英語故事,繪本等可以開啟學生的英語視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一)提供跟課本內容一致的閱讀材料
在課本內容的拓展延伸階段,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應用所學知識。比如我在教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一課時,課文中只有簡單的問答,很枯燥無味。學生在掌握了問答技能之后,我給他們準備了一份相應的閱讀材料。Orange is a carrot . And the orange I eat . Orange are these bright new socks I wear upon my feet! 然后再回到剛才的話題當中,學生像是找到了共鳴似地躍躍欲試。有的在回答完My favourite colour is orange. 之后,還會嘗試把閱讀材料上的這段話讀出來。相信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語言的美,從而激發他們本身語言表達的欲望。
(二)發掘生活中的閱讀教材
在生活中有很多英語閱讀材料,比如雙語的菜單,廣告單等。如果能正確地利用他們進行英語教學,一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食物的時候,我讓學生去收集必勝客等餐廳的菜單,然后進行閱讀指導。
(三)給學生提供好的閱讀材料
給學生提供好的閱讀材料,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英語繪本不計其數,教師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繪本,開展泛讀精讀等活動。比如我在教學My family 時,讓學生認識了安東尼①的繪本 四、話題演說讓學生成為語言的主人。 話題演說是讓學生通過個人演說,對話,小組表演等將獲取的知識整合提煉成自己的語言,讓學生成為語言的主人。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可以是口頭或者是書面的。怎樣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話題演說能力呢? (一)提供核心話題。 提供核心話題,讓學生做好課后演說的準備。比如學習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之后,我給學生一個話題Things I like②, 讓學生在課后搜集查詢資料,并做好口頭描述或者書寫話題。課堂話題演說的時候,有的人說一句,有的寫了一小段。我讓他們在小組里分享。小組推薦一些同學在全班面前展示。 (二)布置豐富多樣的話題演說任務。 布置豐富多樣的話題演說任務,可以是看圖說話,或者是對話,或者小組表演等。 總之,學生的能力培養應該是循序漸進的,相輔相成的。教師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當把握好方向,積極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能力養成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自己的信心,堅定努力的腳步,獲得成功的體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付出努力和收獲成果的過程。學生綜合了自然拼讀的能力,聽音模仿的能力,閱讀的能力以及話題演說的能力,那么他就能自主學習英語,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注釋: ①安東尼·布朗的作品獲過許多獎項,其中包括兩次凱特·格林威獎(Kate Greenaway Medal)和三次庫特·馬斯勒獎、德國繪本獎、安徒生大獎、荷蘭銀鉛筆獎及艾米克獎。同時安東尼·布朗也是英國少數擁有廣大國際市場的作家,是一位深為繪本讀者喜愛的繪本作家。 ②安東尼·布朗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S] [2]小學英語教學策略[S] 【作者簡介】 俞云霞,福州實驗小學英語教師,福建省師范大學英語本科學歷,小學英語一級。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