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麗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也在發生新的變化,眾多教師都在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此來打破傳統教學中的“高耗低效”的現象,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嘗試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數學思維和數學素質,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情景教學
引論
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教學也是教學的生命,其效果如何直接決定了數學的質量。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思維,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在教學中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此來讓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并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很多教師都在嘗試情境教學,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習變得高效,變得快樂。
一、問題情境對于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課堂高效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欲望。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效參與教學活動,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討論問題,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教師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能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積極思考,提升相應的問題,并能夠通過討論等方式有效解決相應的問題等,這是一種思維習慣,也是一種心理狀態。在新課標中,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評價標準的把握,如判斷學生能力要看其“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是否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等。從學是這門學生邏輯思維較強,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活動,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此外,創設問題情境,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等。在問題情境下,學生必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進行分組討論,進行探究學習,以此來獲取新知并逐漸養成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同時在學生進行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引導,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認識和不同的思路等,以此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1.聯系學生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生活,也必將應用于生活。在生活中也充斥著很多數學知識,學生數學也能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取,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這樣才能創設較為合理的背景和情境,才能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并進行學習性總結,進而提煉出數學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不等式證明等相關知識時,我聯系生活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都愿意喝糖水,如果往糖水中再加入一些糖的話,糖水味道會不會更甜?為什么?這樣學生就會對這樣的生活問題進行思考,并進行討論,教師也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引導和啟發,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抽象出課本中的例題:已知 則 。課堂教學實現了高效,效果顯著。所以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最好能夠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關注生活,善于總結。
2.通過數學實驗,創設有效情境
在新課程標準中非常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所以說,教師應該充分備課,認真鉆研教材,聯系實際問題來創設合理的數學實驗,以此來實現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等。如,我在教學向量的加法一節時,我和學生們一起完成共點力的合成實驗,通過實驗推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而在學習立體幾何的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時,我也為每個學習小組布置了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手影演示,讓小組合作完成皮影游戲等,這樣就能讓學生體會到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現象,探討利用正投影繪制空間圖形的三視圖,并能從三視圖了解此空間圖形的基本特點。這樣,通過課堂上的數學實驗來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高效教學。
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來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數學故事、數學趣題和謎題、典故等來設置學習情境等。當然,教無定法,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主體地位,必須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這樣最終才能實現高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論
在新課改形式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有效嘗試,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摸索,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鍛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自俊青.對課堂教學現狀的思考與建議[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12).
[2]施玉萍.怎樣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福建教育,2003(12).
[3]余靜.新課程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教學月刊,2004(3)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