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桂新
【摘 要】縱觀現代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從特殊意義上看,更是企業員工教育培訓的競爭,企業若要獲得優于競爭對手的制勝法寶,只能是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更精,重視培訓、重視員工全面素質的提升和把握企業文化的命脈,通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最終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企業員工;教育培訓;思考
作為企業而言,要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迎接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就必須依賴于培訓的成效。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引導廣大員工正確理解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一、樹立員工主動求知、終身學習的思想
(一)明確員工教育培訓的目的是為企業服務。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框架調整員工培訓的內容,力求員工教育培訓在工作中、學習中、實踐中提高教學質量,并且 在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去追求員工素質的提高。
(二)把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員工培訓的教育水平相聯系。企業必須重視現代化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培訓過程中的應用,逐步構建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相結合、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并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溝通與銜接、社會化的、多樣化的終身教育體系,才能夠達到提高職工素質的目的。
(三)注重員工的思想動態。培訓教育不僅具有拓展知識、增強技能、提升素質的作用,而且具有鼓舞員工的自信心激發工作熱情的功效,有效的提高員工參加培訓教育的積極性,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與忠誠度,應該作為培訓教育嶄新的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尋找企業的優勢和文化淵源
企業可以造就文化,文化是企業的一個反應形式。但每個企業的形式不同,則采用的企業文化內容也不同 。要善于發現自身文化的積極因素,將這種因素加以醞釀,使之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勞動文化。勞動文化的主體是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的基本要素。勞動文化涵蓋了基礎勞動的核心力量和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的全過程。
(二)生產文化。生產文化的主體是管理人員,它包括企業的中、基層管理人員。企業的中、基層管理者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在處理和協調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所依托的就是這些中、基層管理者,他們實質上扮演的是傳遞者的角色。生產文化在企業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實現生產并完成企業的總體日標。
(三)經營文化。經營文化的主體是企業的決策層。企業的戰略、策劃、經營方向和企業重大事件的決策者,關系到企業的盈虧和發展 。決策者的文化素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興衰,他們的學習應該是終身制的。
三、加強培訓的自身建設
(一)以培訓對象為主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人本教育提倡教師尊重與關愛學生。培訓對象需要被尊重,渴望得到肯定。培訓部門應該注重與培訓對象的溝通與交流,鼓勵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樣做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會激發他們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形成尊師愛生的新型師生關系。
(二)以培訓對象為主體,鼓勵培訓對象參與課堂。培訓對象是教學的主體,培訓部門應該以學員為出發點,加大探討式、互動式課型的比例,引導培訓對象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通過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不同方法,使培訓對象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接受知識與主動探索并舉。
(三)教學應激發培訓對象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常常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產生的,給學員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刊的空間,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保證。
四、 員工培訓的形式
(一)注重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形式。把教育擴展到整個企業和每個員工家庭,使人人都能接受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培訓教育。同時,把傳統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正常教育與非正常教育、有形教育與無形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教育培訓和學習充斥到員工的日常生活當中。
(二)注重豐富實用的教育培訓內容。員工教育培訓注重發展完善知識,注重素質和技能的培養。要緊密聯系社會,既要考 慮實用性,義要注重先進性。要把重點逐步轉向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的設計方法上來,直接為企業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服務,為產品的更新換代服務,為開拓新的市場服務。
(三)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培訓體制。教育培訓應該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事業,學習知識應該要有一個終身學習的理念,辦學與受教不可以相互割裂,員工教育培訓實行多種證書制度,學歷證書作為具有知識內容和層次的證明,崗位證書作為上崗的重要依據,根除一張文憑定終身的舊積弊。
五、員工培訓的評估
(一)培訓評估能為決策提供系統信息。決策需要高質量和高可信度的信息,而評估是提供這些信息的最好手段。通過評估獲得的信息,有助于判斷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何種方案將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有助于決定時間跨度較長、投入資金較多的培訓項目是需要繼續還是需要終止。
(二)培訓評估可以促進培訓管理水平的提升。培訓評估可以幫助培訓者全程審視培訓的各個環節,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使培訓需求確定更加準確,培訓計劃更加符合實際需要,培訓資源分配更加合理,并且有利于培訓者及時對培訓工作進行調整和糾偏。
(三)培訓評估可使培訓管理資源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和共享。能過培訓評估,可促進各方面對培訓活動的關注,同時也使培訓對象更加清楚自已的培訓需求與目前水平的差距,從而增強其未來參加培訓的愿望,進而間接促進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
影片《天下無賊》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二十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企業獲取高質量,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有兩個途徑,一是從外部招聘人才;二是對內部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因此,企業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宗虎,姚小風編著.員工培訓管理實務手冊[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2] 羅輝,張俊娟編著.培訓課程開發實務手冊[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本文是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沈陽工學院——沈陽假日大廈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項目編號:遼教發[2013]126號)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