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香
【摘 要】對話式教學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法的革新與升華,是探尋課堂教學從“傳遞型”轉變為“對話型”的有效途徑。英語對話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但當今英語對話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有效性對話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中學英語 對話式教學 現狀 策略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以“滿堂灌”方式為主,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它不僅改善了傳統教學法的弊端,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構建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暢所欲言。教學反思能力是對當代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對話式教學中師生之間進行交互作用,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一、英語對話式教學的現狀
對話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法,對話式教學法是指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礎上,教學主體與文本之間通過互相交談與傾聽從而進行的雙向溝通與共同學習。[1]對話式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實的中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卻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
教學環境的傳統化。教學環境是指教學開展的場所、設施和師生關系的總和;其中場所、設施屬于硬環境,師生關系、教學氛圍屬于軟環境[2]。良好的教學環境對于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教室的桌椅是按照長方形的排列方式擺放的,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師生之間的交流;“師道尊嚴”的教學環境,不利于對話的開展。
對話質量的不充分化。師生之間對話時間短、對話脫離現實性且缺乏啟發誘導性。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升學做準備。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知識點的傳授上,忽略了對話教學環節導致師生之間對話的減少。同時,通過課堂觀察發現:課堂對話經常出現在開始的問候語上如“Good morning, everyone”、復習環節、課本對話環節和對知識點檢驗環節。
教學模式的偏差化。對話課是對話教學在英語課堂中最集中的體現,但中學英語教師們卻按照閱讀課的模式教授對話。在課本對話環節,教師首先掃除單詞障礙,講解重難點、詞組和句型;接著翻譯對話;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這種對話儼然成為了一種表演。此外,口語教學是對話教學的成果之一,然而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英語口語練習,這樣不利于學以致用。
評價方式的生硬化。教師生硬的評價方式。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多數情況下采用“Good” “That is right”等方式做簡單評價;反之對于回答不正確或者不完整的學生,教師用“Anything else”“Think again”等方式評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這種簡單的評價方式阻礙了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性。
二﹑改善中學英語對話現狀的策略
基于對中學英語對話教學課堂的觀察,本文從教師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建立學習共同體,優化教學環境。硬環境方面,打破原有的桌椅擺放方式,將其調整為圓桌形、馬蹄形等排列方式;對話模式有多種,教師作為課程的計劃者與實施者,要善于應用各種對話模式的優點,促進英語對話教學的順利進行。在軟環境方面,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弗萊雷提出了對話教學應遵守的一些原則:愛﹑平等﹑謙遜的態度,信任和希望。[3]教師需轉變傳統角色,在教學環境上給予學生“心理安全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確立科學的評價方式。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理答方式,直接的肯定和否定都是不正確的評價方式。過多的肯定會導致學生驕傲的膨脹,反之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話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犯錯誤是語言習得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局部的錯誤會隨著學生學習語言的深入,自動得到修正。任何事物都沒有唯一的標準,我們就允許答案多樣性的存在,有時學生的不同答案卻是一種創造性的體現。
創設情境,生成話題。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情境是指憑借口語進行交際活動的社會背景。中學英語教師進行對話教學時,應充分利用信息設備、直觀教具、游戲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多使用英語,讓學生自然地進入英語,提高其交際能力。話題選擇是教學中的關鍵。首先,生活性原則。生活是人類學習的最好老師,我們學習各種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其次,平衡性原則。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制約,其認識能力和知識結構都與成人有一定的差距。
優化問答方式,開展多樣學習活動。在對話式教學中應強調多元化的問答。簡單的問答難以深入地可以挖掘對話中潛在的隱性知識。話題要深入學生的生活當中,關注學生個人生命的成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出的問題不設有標準答案,而是要引領學生去探究、敢于表達不同的觀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短劇的表演、演講比賽、英語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角色扮演時,通過自由對話,完成交際任務。
重新定位角色。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一直都是扮演著完美的角色。而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有的學生懂得比老師還要多。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重新定位角色、擺正心態,“問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教師并不是完人。作為學習者的教師要虛心地將教與學相結合,進行“自我對話”,在反思中取得進步。
對話式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意義重大。然而,出現的種種弊端也說明了其發展的不完善性,需要進一步的改良。在新課改的號召下,中學英語對話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將學生所學知識轉化為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的能力。真正的對話式教學并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對話,要把握對話的實質,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帥. 對話式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反思[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3).
[2]匡南平. 對話式教學法在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2014(2).
[3]保羅·弗萊雷. 被壓迫的教育學[M]. 顧建新等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