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波
摘 要: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風暴中,國企系統被稱為反腐“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7月27日,黨的十八大以來有30余名廳級及以上國企高管落馬,其中企業一把手有23人。一方面彰顯出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國企黨風廉政建設任重道遠。本文從信念淡化,個人物欲膨脹等方面分析了當前國企廉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提升拒腐抗變能力等方面論述了新時期加強國企廉政建設的新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加強國企;黨風廉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一講話切中世弊,為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指明了方向。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風暴中,國企系統被稱為反腐“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7月27日,黨的十八大以來有30余名廳級及以上國企高管落馬,其中企業一把手有23人。一方面彰顯出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國企黨風廉政建設任重道遠。新形勢下,如何扎實有效地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進而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紀律保障,是企業黨委、紀委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國企廉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信念淡化,個人物欲膨脹。市場經濟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刺激了人們物求欲望的增長,依靠意識形態的強大約束作用來維持的大公無私、先公后私等傳統美德逐漸弱化,一部分人物欲膨脹,在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中,個別領導干部在資產評估、轉讓、重組中侵吞國家和集體資產;企業的自負盈虧,承包經營,也為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的標榜用人自主權,違反組織人事紀律,任人唯親;有的利用經營自主權,盲目決策,個人說了算;也有的人通過貪污挪用、行賄受賄、索取回扣等不正當手段,大發不義之財,嚴重損害、侵占企業利益。
二是認識不到位,黨風建設薄弱。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缺乏正確的認識,往往把經濟建設與廉政建設對立起來,把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廉政工作對立起來,出現了許多模糊認識和謬論,有的認為糾風整紀搞多了,會影響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有的認為金錢是市場經濟交往的潤滑劑,是消除經濟約束的催化劑;少數人認為消極腐敗現象是社會大氣候決定的,別人搞,自己不搞,就要吃大虧。
三是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督。有些黨員干部怕傷和氣、怕招惹麻煩,不敢不愿不會監督。黨員群眾對敏感、重大的生產經營問題了解甚少,想監督而又無能為力,群眾看領導是霧里看花。有的領導在民主生活會上輕描淡寫,只談成績,不談缺點,不批評別人,也不愿別人批評自己。很多企業監督機制不夠完善,不出問題無人問,出了問題踏破門,偏重事后調查,忽視事前防范、事中約束。
二、新時期加強國企廉政建設的新途徑
一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提升拒腐抗變能力。要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針對問題,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使黨員干部知道應該做什么、怎樣做。首先,要教育黨員干部做到樹立正確“三觀”。自覺維護黨和員工群眾的利益,解決“入黨為什么”問題;其次,要真心誠意地把自己的工作、思想、行為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中,解決“掌權干什么”問題;再次,在種種誘惑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抵制錯誤行為,不斷增強個人的黨性、素質修養,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站在道德建設的新高地,強化誠信經營、誠信服務、誠信做人的觀念,在思想上自覺構筑起防線。
二是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讓權力在陽關下運行。加強監督是搞好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也是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必須牢固樹立主動監督別人和自覺接受監督的觀念,形成監督者秉持公正、大膽履行職責和義務,被監督者正確對待、誠懇接受的局面。首先要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國有企業的經營者管理支配的是國有資產,對管理者的責任機制、監督機制更應得到加強,企業領導干部既是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的組織領導者,又是廉潔自律具體規定的行為約束者,因此,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尤為重要。要完善黨建工作規則及定期巡視、民主生活會、任期審計、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其次要發揮紀檢監察部門職能作用。紀檢監察部門在履行監督職能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善于從不穩定因素中發現和捕捉苗頭,通過處理問題理順群眾情緒,通過懲治腐敗鼓舞群眾信心;一方面要發揮信訪網絡信息多、反應快的優勢,加強對腐敗現象規律性的研究,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將可能發生的腐敗問題和影響企業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職代會是發揮群眾監督的最佳方式,企業要積極探索現階段工會與現代企業制度結合的有效方式,堅持職代會審議企業“三重一大”制度、民主評議領導干部,重點在深化廠務公開、民主監督,增強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實行“陽光工程”,對涉及大宗采購、工程項目、企業技改、員工分配等,該公開的都要公開,不能想公開就公開、不想公開就不公開。
三是防范與查處并舉,從源頭控制腐敗產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企業內部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按《公司法》和現代企業管理要求,進行合理分解,防止權力過分集中,保證權力的授予和運行受到必要的管控,防止權力行使的失范、濫用。加強對企業決策的過程制約,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經濟損失,避免給企業發展帶來后患。要對黨員干部中存在的輕微違紀問題一定要進行誡勉談話,及時提醒和教育,針對一個時期黨員干部隊伍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與干部進行警示談話,對群眾反映的黨員干部不廉潔問題進行必要的核實和恰當的處理,這是對黨員干部的愛護,也是一種防范。如果小錯不提醒、不處理,遲早要釀成大錯,這是從許多國有和集體企業諸多案件中得出的一個深刻教訓。
總之,企業的廉政建設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增強黨的組織和各級黨員干部自身免疫力,確保黨員干部廉政勤政的大事。只有把權力放到制度的籠子里,才能讓權力得到制約,保證權力的正確使用。我們必須不斷深化企業廉政建設,積極營造出高位啟動、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進而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