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展福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調研分析,就如何提高數控專業課的教學實效進行闡述,以更好地把握課堂,培養實用型的技能人才。
關鍵詞:中職;數控專業;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17-01
在數控專業課的教學中,了解到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特別是數學和專業基礎課中的制圖、金屬材料等,這對后續的編程教學帶來不利的影響。怎樣使學生對專業課程產生興趣,并能學好專業知識呢?經過近幾年的教學摸索,現將做法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一、課前精心準備
課前,筆者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針對教材章節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制作課件。為達到良好的視覺沖擊效果,制作的課件力求圖文并茂,在相關環節采用動畫演示,視頻配合進行講解,以及配合實物教具進行輔助教學等方法,使原來枯燥無味的編程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理論與實踐并行
在教學中,在努力講解理論基礎的同時,筆者更注重學生的感觀認識。例如,在講解機床主體結構時,提前讓學生到車間進行機床實體的參觀,特別是配重塊、主軸電機、潤滑油泵、起重鏈條等實物。課堂教學中,學生腦海中有了一個清晰的感性認識后,再配合語言、圖片、視頻進行講解,效果明顯。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到車間參加第二課堂的技能訓練,當學生動手操作后再聽教師講解,對所講內容就會有熟悉感,甚至還會就自己的操作問題和教師進行探討,在這種做中學、學中做的鞏固過程中,自然就掌握了數控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應給予充分的主人翁地位。在教學中,要充分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練習講解中充分發揮各位學生的聰明才智。筆者采取的是分小組進行競賽,當一個問題出來,各組進行搶拍,實行答對整組加分的激勵制度,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互動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成長。
四、改良作業布置方式
傳統教學的作業大多是要求抄抄寫寫,這樣對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效果并不明顯,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中職生并不喜歡這種類型的作業。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一改傳統做法,例如,布置如下的周課外作業:(1)上網查找有關機床聯動軸數的定義及目前國際、國內數控機床在聯動軸(多軸)發展上存在的差異;(2)有關伺服電機、絲杠、導軌、主軸內部結構的圖片;(3)列表說明目前國內數控機床與國際上其他國家在精度、使用范圍上存的相同點和差異點;等等。同樣用競賽的方式分小組進行展示和解說,要求數量與質量并重,各小組民主推薦或自薦上臺。當學生學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尋找并解決相關問題,能力得到提高后,這比教師在講臺講解效果要明顯許多,這樣,學生也更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喜悅了。
五、綜合知識模塊化
在中級工的教學中,把數控綜合知識分模塊進行,由淺入深,逐個掌握。分為數控編程與操作、數控加工工藝、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公差配合技術測量、機械基礎、金屬切削原理、數控機床結構原理以及其它相關知識。根據這8大模塊,進行分模塊知識講解,再根據相關內容將題目給學生練習并進行講評,剛開始學生比較難聽懂,后來慢慢適應了。但時間一長,學生的新鮮勁一過,又不喜歡聽課了,這時則適時地印刷相關題目的試卷讓學生進行模擬考試,并每次及時互改、講評、登記分數并公布,在對比中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各個模塊講解完成后進行小結,同時針對本模塊出現的知識點印刷成試卷進行考核,把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講評。通過豐富多樣的題目讓學生掌握到盡可能多的知識點,為后續的考證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