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坡 孔香艷
摘要:教師幫助初一學生把握數學學習的特點,要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是幫助學生制定適用性強的學習計劃,二是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順序與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為后面的數學學習奠基。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 特點 學習計劃 順序與方法
與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相比,初中數學學習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規律,一旦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對此有著較好的適應和把握,在數學學習上,其成績就可能會出現較大出入和變化。這就要求新升初一的學生,必須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和把握這一變化,注意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刻苦努力,才能達成取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成績的目的。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教師應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的特點,把握其規律,以搞好初中三年的數學學習。
一、幫助學生制定適用性強的學習計劃
為搞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幫助和指導學生制定好學習計劃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首先,要引導學生正視自身學情。如借鑒小學時數學學習成績和初中開學一個階段來的學習情況,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基礎與疏漏之處、學習方法是否良好、出現問題的原因與解決方案等;其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與端正學習態度。正確的思想與端正的態度是持久學習并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保證;再次,要幫助學生確定一個適合自己學習的階段性目標并不斷進行修訂,以經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到為目標定位準確的標準。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與行動的燈塔,是學習前進的方向,也是學習行動持久堅持的最原始的動力;最后,幫助學生制定實現目標的切實可行的措施。措施要具體,可操作,有時間表。如在正常的課堂學習之外,每天要做與課堂學習內容相對應的題目有幾道,等等。
這里,幫助學生認識自身數學學情是很重要的,全面、準確、深刻、完備的分析會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不做無用之功。目標的確定,使學習有依據有鞭策;有目標的學習,成績會靚麗許多;有目標的人生,同樣也會靚麗許多。
二、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順序與方法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既然如此,就要用思想去指揮它,才會使學生的學習更有價值和意義,這就要指導學生正確把握知識學習的正確順序與方法。
1.預習。這是一個數學閱讀與思考的過程,其效果好壞關系到學習的成敗。作為學習和掌握好課堂知識的先決條件,一般情況下,我會指導學生做“一劃、二批、三試、四分”式預習,即指導學生在數學閱讀過程中,一要勾畫出主要知識點和基本概念。二要將閱讀時的所思所感——如體會、見解、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等以批注的形式以鉛筆記錄在邊白處。三要嘗試動筆——如證明一下自認看懂的定理、利用公式做道必要的計算、嘗試解一下教材例題等。四是將教材內各知識點以是否看懂、看明白進行分類,以備課堂教師講授時適時強化注意、掌握所需。這里,預習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導很多教師都在做,關鍵是要以實例讓學生有切身感受并實踐而非空談。
2.課上聽講。這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中心環節和主要途徑。古人所講“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是完全適用的。教師要向學生明確要求和說明:(1)課上聽講時,要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否則即會漏聽到一些關鍵點,使自己的知識學習不連貫、不完整、不系統,解決問題時漏洞和錯誤會不期而遇。(2)聽講時,思維要緊跟教師的講解,要以獨立的思考反思教師的講解,看教師是怎樣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處理的。(3)聽講時,眼睛要管用,要仔細觀察并識記教師的板書,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規范書寫步驟、樣式等。(4)聽講時,要隨時記錄教師的講解要點,包括問題解決的規范樣式,也要隨時記錄自己的思考及疑問點,以備教師巡視時提問與解惑、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5)要重視教師課尾的小結與要求并做記錄。小結多是對本課時主要教學內容的總結,是學習的“核心”內容和對學生的學習提示;要求則是本課時主要學習內容的外在表現與問題解決能力訓練,可以借此考查自己對本課時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6)留心并記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所做的學習方法指導、技巧點撥、易錯點提示等,這對于接下來的課堂練習和取得好成績至關重要。
3.練習鞏固與及時復習及作業完成。課上的練習鞏固因為有教師的指導,學生有了問題可以及時提問并及時獲得思路或方法的指導,因而教師要告訴學生要把握好這一機會。畢竟,課時結束,教師就要離開課堂,學生有問題再想找教師獲取幫助就不容易了。課下的練習鞏固要與及時的知識復習結合起來,以在回憶課堂教師所講、重新研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思考與歸納本課時主要學習內容的過程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鞏固和運用。作業的完成,實際上是一次學習內容的再復習與再鞏固。教師多要求學生作業要獨立完成,“獨立”的含義主要是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與個人作業、獨自運用所學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并不排除學生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三思仍不得其法的情況下,尋求得到同學的幫助與合作解決。教師要向學生明確這一點,不能因懼怕學生偷懶而拒絕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
當然,教師幫助初一年級學生科學把握初中數學學習的特點與規律的同時,也要幫助和培養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風格,指導學生具體去做,正如教育家葉圣陶所說,“心里知道該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還要指導學生積極調整學習方式和方法、培養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等等。只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為后面的數學學習取得良好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