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華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應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校在課堂教學上采用“一課一練、精講精練”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我們在備課時該如何進行課堂練習合理設計呢?
一、課堂練習的內容要突出針對性
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其實就是要保證學生每節課學有所得,所以我們設計課堂練習應明白當節課的教學重點,即學生在這節課中掌握的知識是什么,怎樣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要針對這些知識進行設計,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講授《說“木葉”》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如何篩選、確定關鍵詞、關鍵句把握全文思路”這個重點,然后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歸納關鍵詞、關鍵句的篩選及確定的方法。最后設計一道課堂練習:快速閱讀《創新與想象》這篇文章,勾畫文中的關鍵詞、關鍵句,理清全文思路。學生很快通過關鍵句把握這篇文章的結構、思路。關鍵句:(1)藝術和科學似乎不搭界,但都離不開人類的想象力,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2)藝術不是科學,但藝術創作卻具有科學的品格。(3)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理性思維能力,不斷提高藝術品味和形象思維能力,這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結構、思路:總說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分述——總述——(以藝術與科學的關系給人的啟示上升到怎樣處理好創新和想象的關系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由于是剛學的新鮮內容,學生對新學的知識熱情尚存,興趣比較濃厚,這樣的課堂練習不但讓學生掌握、鞏固了這節課的知識,而且訓練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練習的題目要突出典型性
我們每一節課都要設計課堂練習,那么,如何設計典型的練習題目呢?其實,每年的高考試題、模擬試題就是最好的練習題目。只是我們在選用的時候,要根據當節課的教學重點,對問題進行適當改編,答案進行重組,使它更適合學生實際。例如,在講授《林沖風雪山神廟》這篇小說時,在指導學生理清故事情節發展的脈絡之后,我就選用2010年廣東試題《面包》這篇小說作為課堂練習,題目:請概括小說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學生面對這樣題目心理上也會引起重視,聽課注意力也能有意識地提高,更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提高了課堂傳授效果,容易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同時從這道題還可以進一步了解高考在考什么?怎樣考?
其實,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每節課學習的知識點,都能從高考試題中找到影子。只要充分利用這些優質資源,設計好課堂練習。學生必定有所收獲。
三、課堂練習的形式要突出靈活性
課堂教學的形式是靈活多變的,因而,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形式也要靈活多變。不只是設計問題,要求學生動手,否則,會導致學生厭學,造成課堂教學無味低效。有時我們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可以設計訓練學生口頭表述能力的課堂練習,例如,在學習《鴻門宴》這篇文言文時,當時設計一道練習題:概括課文的故事情節。但由于課文篇幅過長,學生本來對文言文沒有太大興趣,大多學生都表現出不愿意。這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了五幅圖片,讓學生觀看之后,要求學生看圖口頭表述每幅圖的內容。學生爭先恐后地站了起來,一邊看圖一邊描述。大概故事情節:(1)無傷告密,項王發怒,范增澆油。(2)項伯勸說張良,劉邦張良對策。(3)劉邦赴宴,項莊舞劍,樊噲闖宴,項王賜樊噲坐。(4)劉邦逃跑,張良留謝。(5)劉邦至軍,立誅無傷。這樣師生互動,不但突出學生為主體,而且使課堂充滿活力。
有時還可讓學生看看視頻,聽聽音樂,也是課堂練習,但要突出當節課教學重點。又如,在學習完《論語選讀》后,我并沒有設計這樣的課堂練習:寫寫自己學習12則孔子語錄的心得體會,而是播放20分鐘于丹講論語的視頻。然后交流: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待自己的“無知”呢?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言,組內其它同學可以給予補充。有的學生認為:不要強不知以為知,人生有涯而知識無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卻要裝知道就可能鬧笑話?。有的學生認為:分清知道的與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過分重復學習,不知道的才是學習?。有的學生認為:在學習求知的過程中,只有自己不斷動腦子,老師對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問題,不思考問題,老師對他來說,其作用就不大等等。這樣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還激活學生的思維。
課堂練習可以使信息反饋及時、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一方面,課堂練習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知識點的理解、接受的基本情況,對本堂課教育目標完成的基本面有大致了解,有利于教師本人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以盡可能合理的方式方法去適應自己所面對的全班學生。另一方面,課堂練習對于學生來說,也可以幫助他們及時地了解自己有沒有達到學習要求,有些問題在聽課時還不容易暴露,通過課堂練習,學習的效果如何,馬上就會暴露出來,教師就能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特別強化訓練,有效地鞏固了教學效果。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重要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備課時,只要精心設計,突出重點,就能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扎實,學有所得。推行“一課一練、精講精練”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不但掌握、鞏固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語文素養。這樣,我們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