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新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體育課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本文就新課程下初中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師生關系 課后反思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的戰略性決策。體育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代替的作用。新課程改革對體育課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筆者就新課程下,初中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就是“五會”。
一、會處理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币氤蔀橐幻錾捏w育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也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具體來說,要做到“三少三多”。
1.少一點嚴肅,多一點微笑。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大多要通過嚴肅認真的態度促使學生嚴格遵守體育訓練規則,促進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長期以來,嚴肅就成了體育教師的代名詞。因此,體育課教師有必要通過適度的微笑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坦蕩與友好,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圍繞在教師周圍,開展學習活動,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2.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包容。初中學生畢竟還不成熟,難免會犯錯誤。這時教師應當避免大聲指責學生,要多給他們適度地包容,幫助他們一起改正錯誤。因為教師的適度包容,反而會贏得學生更多的尊重,久而久之,師生間就多了一份理解與信任,師生關系也就會融洽起來。
3.少一些強制多一分尊重?,F在的學生自尊心都非常強,很要面子。如果教師當面指出學生的錯誤或大聲訓斥,特別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緊張。正確的做法是,通過找學生單獨談話,委婉地指出其問題所在。這樣做更容易促使學生及時糾正問題,師生關系也會非常融洽。
二、會控制不良情緒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良好情緒的表達與控制力對于教學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學生眼里,教師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目光、每一個表情,都會對他們起到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教師和常人一樣容易出現心情煩躁、情緒低落等問題。但是,如果教師將這種不良的情緒帶到課堂教學中來,就會對教學工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不僅會讓課堂缺乏生氣,影響學生情緒,而且會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必須努力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用良好情緒感染學生,調動課堂氣氛,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會創設樂學情境
體育課具有空間大、活動強和室外上課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室外課上,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采用競賽練習法和小團體自由練習法,通過生生競爭、師生競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室內課上,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學生情趣,引起感情共鳴,增強求知欲望,從而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如上足球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些國際大型足球賽的錄像,讓學生感受到足球運動的普遍性、刺激性、娛樂性,使學生從中得到啟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體育的魅力。
四、會培育性格品質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體育技能,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品質。
1.培養合作意識。體育活動多數是以集體形式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集體活動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集體意識。例如,在練習長跑時,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比賽,并按照個人到達終點的次序給小組計分,以同組成員得分之和計算團體成績。在比賽中,小組里的學生都會非常注意自己的成績,力爭為集體爭光。這樣,學生團結協同、互相支持的合作意識就得到了加強。
2.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根據社會道德行為準則,培養與規范學生學生道德行為,包括愛國家、愛集體、尊重他人、團結友愛、遵守規則、文明行為等。學生的思想行為凡符合道德準則的,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贊許,以激勵奮發向上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奧運金牌選手為國爭光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3.培養堅定的意志品質。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用優秀運動員不畏強者、勇奪桂冠的典型事例來熏陶和感染學生;對于膽小、缺乏毅力的學生進行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競爭品質教育,并以競爭為手段,開展形式多樣、趣味濃厚的游戲和比賽,通過設置困難環節對原有練習提出更高要求,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養成勇于面對困難和戰勝困難的品質。
五、會進行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必須學會課后反思,既要反思教學內容的設置,又要反思教學環節的安排;既要反思課堂氛圍的創設,又要反思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在初中耐久跑訓練中,我們通過反思發現只有用不同的教學形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讓學生自己獨自練習,注意力就不會集中,達不到訓練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制,讓學生自己練習,練習前由教師進行示范技術動作。為了徹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練習前強調最后以比賽的形式檢查練習效果,從而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很多學生上完課后總是很高興,不僅完成了學習的內容,也很好地進行了小組的活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