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軍琦
摘 要:該文根據徽州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現階段黨對農村、農民的惠民政策,以及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有針對性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制定規劃,加強領導;出臺政策,積極扶持;抓好典型,以點帶面等。
關鍵詞:農機;專業合作社;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7-19-02
1 徽州區主要農作物及農機專業合作社慨況
徽州區地處皖南山區,農業人口95 529人。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和茶葉2種,全區水稻種植面積為23萬hm2,茶葉生產面積0.36萬hm2。截至2014年6月底,徽州區登記在冊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僅有9個,合作社的數量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 農機專業合作社現狀
2.1 發展不快,數量少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農機部門在水稻收獲期間每年都要引進200多臺聯合收割機參與水稻機收,這給當地水稻機械化的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二是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受到茶葉季節短的影響,自身發展速度較慢。三是目前年輕人從事農業的越來越少,90%的年輕人都進入到當地或外地城市企業務工。四是農機資本投入大,農民一般都有購置一些小機型機械完成自家田地的思想,對農機專業合作社有其心而無其力。
2.2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不平衡 我區的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組建于2009年初,由收割機專業戶胡林飛發起。當年擁有半喂入聯合收割機1臺,手扶拖拉機1臺。2014年在原承包68hm2基礎上,再流轉承包20hm2農田,打造“千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預計合作社2014年收入有望突破300萬元。目前擁有聯合收割機3臺,大型拖拉機2臺,小型機械12臺,機動噴霧器2臺,靜電噴霧器10臺,運輸車、轎車各1輛;新建辦公場所60m2,擁有電腦、打印機、照相機等辦公設施6臺;新建機庫400m2,總資產達到123.45萬元;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流轉承包土地68hm2,社員315人,在當地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而玉屏山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社員只有10人,成員出資總額才30萬元,年收入基本維持在100萬元左右。主要以服務農民、促進旅游發展、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為宗旨,以農民為主要服務對象,依法為農民提供農田、茶葉生產機械化作業等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目前擁有農機設備也不是很多,并且面臨機械設備升級換代問題。山區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由于受季節、作業量的限制規模擴大受到制約。
2.3 農機庫房建設用地難以解決 由于受山區土地供應限制,農機專業合作社普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機庫用地難,大型農機具無處存放,常年風吹日曬雨淋,造成老化、損耗嚴重,影響有效使用。
2.4 綜合技術水平低 合作社的社員和管理層面對新機械技術的運用水平低,尤其是維修技術水平更低。如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2013年種植的33.33hm2小麥,春苗長勢喜人,但由于返春肥施的過量,小麥出現嚴重倒伏,收70kg/667m2,除去成本還倒貼。有些收割機、耕作機械的故障缺少維修專業知識,往往要等到廠方來維修,如前年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1臺聯合收割機驅動輪軸磨損等廠方來維修,廠方以超過“三包”期為借口只答應打款郵寄過來,結果來去用了3a時間減少15 000元的收入。
3 農機專業合作社取得成效及主要做法
3.1 成效 從我區富民農機合作社的發展來看,一開始租賃的收割機外出跑市場,外出作業單打一,獨來獨往,作業中遇到事情不好處理,吃盡了苦頭。后來干脆不敢出去了,只在本鎮干活,機械效率上不去,經濟上受到很大損失。2009年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整合大家資源,隨后合作社讓幾臺機械一起出征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參加跨區作業,什么也不用操心,聯系作業、路線轉移、機械維修、作業收費等都有專人負責,一心只管干活,實實在在體會到加入合作社的好處。在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主要做法 一是對入社的農機手進行統一管理,進行分片作業,防止出現各農機手無組織到處兜攬生意的無序競爭現象,最大限度的降低作業成本;二是制定統一作業價格,防止機耕作業價格大漲大落的現象發生。667m2收費控制在90元左右,比入社前降低20元;三是開展優質服務。2012年我區受到50a難遇1次的稻飛虱蟲害,很多農戶稻田受損慘重,如果不及時收割,倒伏的水稻將無法實行機械化收割。我社及時與區農機部門聯系,一方面從外地引進收割機幫助農戶搶收,一方面先放棄本社所流轉農田收割,將本社的3臺收割機用來幫助農民搶收,深深打動了廣大農戶,因此出現了2013年農民積極入社的熱潮。
4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建議
4.1 制定規劃,加強領導 一是制定全區農機合作社發展規劃和建設標準,把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目標納入農機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加強與財政、工商、稅務、土地、金融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并認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三是積極爭取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努力協調解決好合作社場所機庫用地、資金保障、農田連片規模作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困難;四是積極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我區農機合作社起步晚,經驗少,農機部門要帶領部分發展較好的合作社負責人到發達地區參觀學習,積極借鑒外地的發展經驗,促進全區農機合作社的快速健康發展。
4.2 出臺政策,積極扶持 有關單位要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給予政策資金扶持,建立健全長效激勵機制。農機示范推廣項目要盡量安排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在購機補貼政策上要加大傾斜力度,對農機合作社實行優先補貼,并且放開機具臺套補貼限制。在資金使用上,對農機合作社機具存放的場棚庫房建設進行補助。在金融措施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優先提供小額貸款或優惠利率貸款,簡化放貸程序,放寬貸款擔保限制,延長還款期限。
4.3 抓好典型,以點帶面 為積極探索和引導農機合作社健康發展,建議選擇1~2個基礎條件好,政府重視支持,社員參與積極、管理水平較高的合作社進行重點扶持,盡快培育出我區農機合作社建設的典型。農機部門要建立農機合作社聯系點,優先提供政策信息、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及時了解情況,傾聽意見建議,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拓思路,謀發展。同時,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渠道,大力宣傳推廣典型經驗,示范引導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4.4 搞好宣傳,強化技術培訓 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廣大農民以及各級政府和領導對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對合作社負責人、社員以及農機大戶的培訓,不斷提高合作社從業人員的素質,使其做到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不斷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規范化建設水平,推動我區農機合作社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