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
摘 要: 教學是一種富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需要以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為自己充電,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教學,鉆研教學規律,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對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改進教學和提高自身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教學反思 教師
“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會有所滑坡”。這是美國學者波斯納對反思的重要性的描述。基于此觀點,他提出了:“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因此可以這樣說:教師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捕捉問題、總結經驗、反思實踐的過程。從教英語教學多年,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在永不間斷的反思中成長。
一、為什么反思?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是英語新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時是提高英語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首先,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應該包括課前準備、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學反思幾個方面。有效的英語教學反思能使教師對所授內容和效果作出分析和評價,也可為上好下節課甚至以后的每節課提供一些經驗。堅持不懈地反思,你的課堂將會逐漸完美。
其次,反思教學要求老師在每一節課上完后,把本節課自己教的情況和學生學的情況及時進行“回頭看”,回想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所思,分析本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使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從而得到從事教學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今后改進教學提供依據和借鑒。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學設計實現再設計和創新與升華,教師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會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持之以恒,就會在幾年之后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提高教學藝術,強化教學效果,提升自身素質,進而做一名反思型、創新型的英語名師。
二、反思什么?
新課程改革注重教師的教學反思,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在總結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教學藝術,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以期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1.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滿意點。大多數教師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有時候一節課的某個環節因為設計合理、到位,以至于學生的興趣完全被激發出來,教師的講課情緒也隨之高漲,課堂充滿師生的智慧交流與碰撞。活力四射的課堂甚至使學生到下課后依然沉浸在那種氛圍中,這就是成功的教學環節,值得借鑒和運用。諸如巧妙的課堂導入;精彩的設問;幽默的講解;留有懸念的結束語,等等。例如在冀教版九年級下冊UNIT 1“The Olympic”Lesson 6:“Diving Dream Team”一課的教學中,由于課文內容冗長,新的單詞短語多,采用平常的講解方式既費時又效果不好,備課時我就做了如下設計,先讓學生自主快速閱讀,之后把全班分成四組,每組由一位學生擔任采訪者,其他學生作為觀眾、解說員或評論員。在小組內學生再細讀之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深印在每個學生的腦海里,在隨后的采訪與點評環節中,效果很好,我大為驚嘆。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滋味。
2.反思教學過程中的瑕疵。課堂教學如同制作一件藝術品,是一門帶有遺憾的藝術,即使是再完美的課堂教學設計,也難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教學方法選擇欠妥當、語言表達不到位、教學的組織方面存在瑕疵等。記錄下這些教學中的遺憾之處進行回顧,以對其作深刻的反思、剖析和改進完善,及時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這樣才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技能。
3.記錄教育教學中的創意和靈感。課堂設計是預設的,但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的學生,進行的是思維的互動與交流,即便再詳盡的教案,也不可能預設課堂上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細節,也不可能預見師生的思維發展,隨著課堂上教學內容的逐步展開,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思維發展及情感的深入交流,都有可能使教師產生一些有益于教學的靈感,實施自己獨創性的想法和做法。當然,在教師富有激情和智慧的引導下,學生也會深受啟發產生一些智慧火花。對這些教學的經典,經過自己的整理、提煉和總結,肯定會是教學研究的鮮活材料和教學案例。
4.反思教學中的再教設計。在大部分學校,一位英語老師一般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第一個班上完一課時的內容,教師應該立即反思環節設計是否有效、教法是否得當、重點有無突出、難點有無突破、練習是否到位等。特別是要結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問題進行教學效果的評估,分析課堂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之處,思考如果再教這部分內容應該如何做得更好,寫出再教設計。長此以往,英語教師的水平肯定會有質的飛躍。
三、如何反思?
做反思型英語教師是我們逐步成長的關鍵所在,了解了反思的意義,知道了反思什么,接下來我們應當怎樣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呢?
1.內省。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進行反思,以寫教學日記、教后記、課后備課等方式進行,詳細描述自己對本節課教學的見解和啟發,收獲的、不解的都一一記錄下來,供今后思考。
2.交流討論。老師們聚集在一起,提出自己課堂上遇到的問題,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探討,集思廣益想辦法。這樣的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
3.觀摩學習反思。教師應多觀摩其他優秀老師的課,在觀摩中,分析其他教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么這樣組織課堂教學;同時反思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么是我值得借鑒的;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后教這一課,則會怎樣設計……通過以上各個方面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受到啟發,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學記》中也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對英語教師來說,其要對課程和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性研究,以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地進行回顧,無論是對課堂教學還是教師自身的成長都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