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 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具體、直觀的感性知識易于接受,且該階段的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擾。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其概念是抽象的、嚴謹的、系統的。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和數學概念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制約了他們對概念知識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數學概念的引入環節要多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習動機。
關鍵詞: 多媒體 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概念 教學運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搭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的橋梁,將其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產生學習興趣,才會主動、持久地學習,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幾何課程改革的一個核心概念——“空間觀念”是指能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人類的想象力是從眼睛看到的已知事物中延伸出來的一些關于未知事物的遐想,所以它是建立在實物基礎上的。教師應讓學生根據實物想象,有依據地逐步引導學生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現行的人教教材把圖形與幾何的學習安排在了每一學段,在第一學段要求能夠識別簡單的立體圖形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體等幾何體;第二學段要求系統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相關知識,能認識它們的特征及展開圖。基于以上要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先讓學生回憶以前認識的幾何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多媒體上出示相關的長方體形狀的實物。接著教師提問:如果“脫去”它們的外衣,會是什么樣子?想象一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處于問題情境中,大腦皮層會處于興奮狀態,才能激發認知的內驅力。在學生帶著問題想象的基礎上,多媒體演示將一個長方體實物抽去它外在的材質、花紋等,只留下它的形狀和大小,從實物中抽象出長方體圖形,讓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立體幾何圖形——長方體。
在教授圖形與幾何時,借助多媒體形象的演示,讓學生感知從實物到形體的抽象過程,也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來源于生活,并緊密相連的。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由舊導新
從教的角度來說,所謂教學要有啟發性,就意味著教師要通過輸入新的命題激活學生頭腦里已有的命題,需要用到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促使學生自行導出新命題。在轉化之前,對舊有的知識要做好必要的鋪墊,而舊知的獲得是建立在數、剪、拼、擺的操作活動之上的,呈現這些環節費時費力,此時多媒體教學便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優勢。
教師結合多媒體演示教學方式,由舊導新,讓學生領略到“轉化”這種思想方法的魅力所在,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其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空間觀念。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解難點理解概念
如何突破和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讓學生確切地理解重點、難點概念的內涵,這是概念教學的根本任務。
在進行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教學中,不僅有直線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而且涉及曲線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這是該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小學階段學生所認識的平面圖形大多是直線圖形,只有“圓”屬于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前一部分所述,在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時采用的是轉化的方法。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轉化成的是規范的已學過的圖形,而圓屬于曲線圖形,因自身的特點,它所轉化成的已學過的圖形只能是近似的圖形。在教授圓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思考“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否也可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呢?”、“是否可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找出圓與轉化后的圖形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呢?”“圓的面積公式推導”其轉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用傳統教具很難講清楚,并且耗時較多,而利用計算機模擬剪拼,把圓等分成8份、16份……多次演示,將一個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解決妥善,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極限的思想。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講解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既有效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加快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突破教學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鞏固概念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聽過的忘記了,看過的記住了,做過的理解了。學生只聽過,而缺少足夠的練習,對概念的理解往往是膚淺的、不全面的,甚至可能產生錯誤的認識,因此在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之后,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必要練習,才能讓學生達到真正的理解與掌握。
利用多媒體教學,由于其具有快捷、直觀、信息量大等優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從而能夠關注課堂動態、了解學生生成。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能夠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順利完成感知和理解,節約時間,從而增加鞏固記憶的時間,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的重復性、反饋性大大增強。
正確、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形象,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的思考有依據,有利于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加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鞏固所學概念。同時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概念的形成既準確又印象深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袁軍.教育心理專題[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