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俠
摘要:探究式教學是按照科學探索的一般規律,創設學生“有所發展”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通過搜集資料,設計并操作實驗,調查和觀察、討論等活動進行研究,從而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通過探究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探究實驗 興趣 創新 操作能力 科學態度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面對新世紀以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各國普遍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提高人才質量的關鍵,作為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措施。為使我國新一代國民具有適應新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的高素質要求,必須改變以往人才的培養模式,努力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以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創新源于優質的教育,對于中學地理課堂的教學來說,要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的變革。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將地理學科劃歸為“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兩個學習領域,這就為地理學科實施科學實驗提供了充分的依據。通過加強地理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地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適度、適時地將實驗教學引入課堂,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也將有重要的意義。對此,我談一下自己對高中地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一點看法。
一、高中地理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意義
1.在地理實驗操作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學地理的教學目的,是在小學地理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積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培養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吸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對于踏入中學的學生來說,積極開展地理實驗教學,通過實驗去驗證他們對地理現象的一些猜想,他們就會主動地學習,積極地學習,這樣不但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更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從中也能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2.在地理實驗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感知是進行思維活動、理解知識的基礎,是一切知識的來源。任何復雜的地理認識都離不開對地理現象的感知。地理觀察能力就是在地理教學中具有一定目的的感知,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首先獲得感性知識,作為學生認識發展的基礎。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就能使學生獲得鮮明的知覺形象,加深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這些知覺形象主要依據學生對地理現象,地理圖表,實驗演示,野外觀察等來獲得,觀察越全面,其感性認識就越堅固,就越有利于觀察技能向能力的遷移。
3.在地理實驗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中學地理是一門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習地理的最終目的是能運用所學知識、觀點分析解決具體問題。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天氣現象的簡單識別,暖氣的安裝位置及冬夏季的調整,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的安裝等,大到城市功能區、交通運輸和生產生活區位選擇都需要這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4.在地理實驗操作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高中地理教材中,許多重要的概念、結論都是通過實驗推理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如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沿水平運動物體發生的偏移﹑大氣的熱力環流等。學生由于親身經歷和學識限制,對書本內容不可能一聽就懂,并且會懷疑其客觀性。而實驗教學就起了幫助他們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理解獲取知識的橋梁作用。所以,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切忌不做實驗或少做實驗而講實驗。因為單純地講實驗,便貶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觀真實性,學生也難于理解和接受。
5.在地理實驗操作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地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將所學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地理實驗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而且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
二、地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過程
探究性實驗教學就是探究式教學的一種模式,探究性實驗教學實質就是將科學領域的探索引入實際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和探索過程,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式。教師要使學生體會科學家是如何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的,學會通過收集和加工所需的信息,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
三、地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實驗教學實踐中,教師的角色必須改變。教師必須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中解脫出來,扮演好主導者及引導者的角色,避免教師自己過多地參與設計,而是由學生邊學邊實驗。
2.實驗選材要方便。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從生活用品、廢舊物品等各個方面去采集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或者理化實驗室本來就有的材料,開發設計低成本的地理實驗。這樣不但節省成本,還能提高學生設計實驗的積極性。
3.必須加強地理教師的實驗和科研能力培訓。地理實驗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地理實驗教學對教師的應變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若教師沒有相應的知識技能,地理實驗教學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及自己在實驗方面的能力。
總之,地理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也必須進行教育改革,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適應新的教學要求,而探究性實驗教學就為我們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參考文獻:
1.陸希舜.中學地理教學法.華東師范出版社,1997.
2.唐敏,李雅婕.高中地理信息技術教育培養目標初探[J].教育探索,2008.
3.張紀文.淺論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源流,2011
4.龔連河.對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思考及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2009(9).
5.杜了了.新課標理念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6.劉樹鳳,任嘵蓉.美國國家地理標準對我國地理新謀程改革的啟示——淺析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J].地理教育,2010.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