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后進生——教育教學中亟待關注的一個弱勢群體,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引導不當,后進生的群體會不斷擴大并帶來紀律差、學風亂等一系列惡劣影響;若引導得當,后進生也會獲得進步并成長為中等生、學優生甚至是“領頭羊”。后進生棄之不當更棄之不得,關鍵是教師要了解他們關愛他們,多給他們提供機會,逐步培養其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并協調家長和同學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使他們走出后進生的圈子,進入學優生的行列。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后進生 了解原因
后進生,在教育詞典里是這樣定義的:在班級中經常違反道德原則,或者犯有嚴重過錯的學生。他們常常表現為覺悟低,不遵守紀律,不能完成學習任務。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去關注后進生,讓他們不斷進步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尋找原因,對癥下藥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尋找到了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主要是學生語文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家長監督不力,學生受到的打擊太多,缺乏自信心等。針對以上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幫助后進生。
1.語文基礎差的后進生,教師需要抓住弱項,進行個別輔導。語文學習是一環緊扣一環的,這就好比不懂拼音,肯定影響識字能力;識字能力差,勢必影響閱讀效果;閱讀能力欠缺,寫作能力也就不會太好。教師了解并找到后進生的弱項,再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2.學習習慣不好的后進生,教師首先應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課上專心聽講,善于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回家后復習當天的學習內容,并預習新內容。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學習。
3.由于家庭環境影響而導致的后進生,必須家校互通,共同教育。目前,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不管不問;有的家長,雖然重視教育,但缺乏應有的教育方法;還有的家長雙方都常年出門在外,將孩子托付給老人照管,而老人,只能管孩子吃飽穿暖,無力教育孩子。如此種種,都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要想改變現狀,教師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讓家長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學習規律,進而配合學校、教師共同教育好孩子。
4.對于受到打擊太多,缺乏自信心的后進生,教師應該先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后進生的自卑心理普遍嚴重,最怕受到別人的批評,教師要細心呵護,保護他們幼小而脆弱的心靈。我們班就有個這樣的后進生,她叫余花,語文基礎非常差,識字量特別少,讀起書來聲音很小,但她寫得一手漂亮的鉛筆字。我了解到她經常受到父母和教師的打擊。要想讓這個學生進步,首先就得讓她建立自信心。遂找了個機會,將余花的作業本展示到全班學生的眼前,并表揚了她。從那以后,我發現她寫字時更認真了。每次我對她進行個別輔導時,都會找機會表揚她,有時還把她的作業本拿給其他教師看,其他教師也會說:“余花的字的確寫得漂亮。”有時我不光夸她的字,還表揚她學習認真了。漸漸地,我看到了余花自信的表現,課上會舉手回答問題了,還會教其他同學寫字,一年下來,成績也由原來的21分提高到了58分。看著她的進步,我也無比欣慰。
二、課堂上,把合適的機會留給后進生,并逐次提高要求
后進生的基礎雖然很差,但一節語文課,總有一些問題是他們可以解決的。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進行預設,將后進生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課堂上,把這些淺顯的問題留給后進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在教學《丑小鴨》一課的認識生字詞環節,我就特意考慮了后進生。我是這樣做的:先出示小黑板,拼兩遍音讀兩遍詞,然后指定學生帶讀一遍,接著出示卡片,指名讀,全班讀。在學生對生字詞熟悉后,我把班上的后進生班進請上臺,讓他看看小黑板上的生字詞,將自己會讀的大聲地讀給同學們聽,十八個生字詞當中,他認識了“暖烘烘”“討厭”“孤單”“譏笑”“丑小鴨”這五個詞,雖然不到三分之一,但對于基礎很差的他來說,我覺得很滿意,拍了拍他的肩膀,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中午,我來到教室時,班進告訴我,胡蕓又教他認識了一個詞“凍僵”,我看他眉飛色舞的勁兒,真替他高興,對他說:“你看,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肯學,沒有學不會的,對嗎?”
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絕招,就是先把機會留給后進生,在他們獲得成就感之后,適當提高要求,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
三、給后進生布置適當的作業
難度大的作業,后進生不會做,時間長了,他們會對作業感到厭倦,怕做作業,甚至不交作業,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應將后進生的作業與其他學生的區別對待。教師可給他們布置一些簡單、淺顯,動一動腦筋就能做好的作業。如:比一比,再組詞;多音字組詞;抄寫詞語;用詞語寫一句話;寫出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等等。當然,作業也應該隨著年級的增高而適當提高要求。這樣的作業,既讓后進生對知識進行了復習鞏固,又不至于給他們太多壓力,只要用點心思就可以做到。
四、給后進生更多的關愛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即包括“熱愛學生”,可見,愛是教師做好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礎。教師愛優生,但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由于后進生經常被人看不起,遭人冷眼,他們急需得到別人的尊重、理解,教師如果能給予他們愛,讓他們感受自己的存在,得到溫暖,他們便會向教師敞開心扉。這樣,教師更有利于了解他們的需求,也更容易找到教育他們的良好方法。由于種種原因,后進生常常惹是生非,違反紀律,學習不積極,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積極引導,耐心期待,充分信任,讓后進生一點一點地進步。
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要想讓后進生在語文學習上有所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教師要想讓基礎好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許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于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還有恒心。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