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華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怎樣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改革中學化學教學,就成為化學教師值得探討的新課題。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收到高效率的課堂效果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提高課堂效率的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化學 新課改 高效課堂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怎樣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改革中學化學教學,就成為化學教師值得探討的新課題。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收到高效率的課堂效果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提高課堂效率的做法,現(xiàn)提出來,僅供大家參考。
一、處理好重點、難點的教學
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宗旨,重點、難點是課堂教學的精髓。如果處理不好,會使學生思維受阻,注意力分散,漫無邊際,不知從何學起,造成學習障礙。從而對化學失去興趣,因而,教學方法一定要多樣化。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將會受到很好的效果。
(一)抓住要點,精講多練
精講:要求教師既要把握好教材內容,又要權衡好學生的水平,簡練地講清、講透各知識點。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多練:課堂上要留給學生10—15分鐘的鞏固練習。通過學生的演示,教師的巡回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二)做好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最本質的特點就是探究性。它是實現(xiàn)探究式教學的載體。在探究式教學中開展化學實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實驗方案,學生主動設計有明確探究目的的實驗活動,在探究性實驗中學生會暴露出許多的問題,會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這不僅能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fā),還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究能力和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氫氧化鋁后,教師提出如何制備氫氧化鋁?請設計并比較最佳的實驗方案,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得出如下方案:
1.在裝有AlCl3溶液的試管中逐滴滴加稀NH3H2O溶液并至過量。
2.在裝有稀NH3H2O溶液的試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至過量。
3.在裝有AlCl3溶液試管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4.在裝有NaOH的試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到過量.
學生經(jīng)過分析評價以后得出結論:制取氫氧化鋁最好的方法是用鋁鹽和弱堿溶液反應制得,因氫氧化鋁可溶于強堿溶液。整個實驗過程讓學生自由、主動獨立地探究,使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再例如,在學習金屬鈉的基本性質時,教師請學生思考: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產物是什么?有什么現(xiàn)象?學生回憶金屬活動順序表,很快寫出:2Na+CuSO4=Na2SO4+Cu,現(xiàn)象是鈉溶解,同時有紅色的銅析出.教師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將金屬鈉投在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金屬鈉浮在液面上,融化成閃亮的小球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的響聲,并且有藍色絮狀的沉淀產生??吹酱爽F(xiàn)象,學生感到很迷惑,為什么實驗現(xiàn)象和預想的不同?于是學生的思維激活了,引發(fā)了探究問題的欲望.
(三)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堂討論
探究式學習與提問密不可分,課堂提問包括教師與學生兩方面。教師的提問可以說對討論起著指導和調節(jié)作用,即使是讓學生放開思想所進行的自由討論,教師也應當在恰當?shù)臅r候以提問的方式介入進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四)引導學生在疑問中學會假設
學生只有學會假設,才能提高“探究”的素質。所以,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假設”方法。如:聯(lián)想法、反推法、類比法等。在教學活動開展時,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探究中,掌握科學的探究技巧和方法,并逐步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同時,一種假設提出來,首先應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究其有效性,對假設進行邏輯思考,如它是否具有邏輯合理性,它可以生發(fā)什么樣的推理,如果進行這樣的推理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合理嗎,等等。其次,還要思考可以得到什么樣的事實和證據(jù)來支持或反對假設,以確保“探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五)實行環(huán)形座位和分組教學
按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成3個層次進行分組教學,達到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高效模式。學生互相幫助實行一幫一、一助一的教學模式。實行環(huán)形座位使學生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便于實行高效課堂。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試想一個教師如果不熱愛他的學生,那他也就不可能關心他們的學習;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和自己的任課教師有對抗情緒,那他就會厭惡這位教師所教的這門課程,直接影響這門學科的學習成績。因此,作為教師有責任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釋放,讓學生愉快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主動的接近學生,了解學情,熱愛本職工作,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全部傳授給每一個學生。主動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樹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觀,運用“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愛心、微笑、激勵帶進課堂,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調,營造一種民主愉悅的氛圍,使課堂上的教與學活動產生最佳效益。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來授課,但每個學生在學習上又各有差異。因此,要通過研究反饋信息,及時掌握情況,采取不同的矯正、補救措施,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全面考慮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只要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不懈地探索、改革、總結,就一定能使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