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四步自主”教學法,即:引情激趣—集體設疑—師生合作—整體完善。在四步自主法的教學課堂上,學生既有自主學習,又能在小組中進行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通過互相關心而滿足了歸屬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教育;課堂教學;四步自主;方法探究
隨著新一輪課改深入地走進課堂,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為的就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我校結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一套獨具特色的、符合小學教學模式的“四步自主”教學法,即:引情激趣—集體設疑—師生合作—整體完善。在四步自主法的教學課堂上,學生既有自主學習,又能在小組中進行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通過互相關心而滿足了歸屬的需要。經過五年的實施,它已顯示出了優勢,下面就略談一下。
一、引情激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伊始,教師會根據文本特點和學生的特點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適宜的教學情境在潤物細無聲中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激發學生產生探究新知的動力。因此導課要切實有效,要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導課的角度應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找準切入點,營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
二、集體設疑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自讀需要學習的內容,圍繞本課學習目標設問質疑,發現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質疑,由淺入深。要重視質疑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思考—發現—質疑—篩選—梳理的思維過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學生設疑的基礎上,結合備課時自己預設的問題,師生相互補充、隨機轉化、歸納和補充,最終梳理出本節課解決的重難點。問題來自學生,須再回到學生中去,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近學習內容,讓他們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
三、師生合作
這一環節形成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個體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深層探究。教師審時度勢,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班級匯報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獲。在解決難點的時候,學生可能討論得不透徹,理解得不夠深入,就需要教師參與進來,這時的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參與者,這樣教師就是和學生站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是和學生平等的對話者。這樣的角色轉變也更能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
四、整體完善
為了適應不同層次學情的學生,我們精心設計了這個環節,該環節是學生在學會教材基本內容后的拓展延伸,設計的題型為階梯式:(1)基礎題;(2)拓展題;(3)創新題。設計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有動手畫一畫,動口說一說,動筆寫一寫,動嘴唱一唱……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啟發了學生創新創作的意識,可以讓各個層次的學生獲得滿足感。
四步探究教學模式是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與創新,不斷地探索與實施,不斷深入充實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們一定會扎實地走好每一步,讓這種教學方法更堅實、更有效。
參考文獻:
姚丹,阮廣福.淺談“四步自主”教學法的有效教學[J].吉林教育,2011(31).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