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琴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教學指導,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在此談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新課改實施以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善于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在本文中,主要根據自己長期的教學經驗,談一談構建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課前預習不僅是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更是學生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它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舊知識結構中存在的薄弱點,并及時補充好這些知識,為上課聽講做好充分準備。如果課前不預習,到了課上,只能跟著教師的講課節奏走,分不出重難點,不能做到有選擇地和有針對性地去聽課。而經過充分預習后,課上學生會對自己已懂的和不懂的都有清醒的認識,就能把精力放在那些沒有理解清楚的內容上,使聽課更有目的性。教育學理論也指出,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求知的欲望更強,更能以主動學習代替被動學習。
二、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所以,教師要努力運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創建一個民主、自由、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師生關系平等、信任、和諧。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個簡單的微笑、肯定的表情、激勵的話語、啟示的提問都顯得極為重要。學生不但可以從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而且能夠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另外,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信任,為學生創造展示個性和自我見解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悟與體驗,善于挖掘他們上的閃光點,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如此一來,學生才能自由發展自己的思維,促進不同觀點和見解自由呈現,學生的創造力才能被不斷的挖掘。
三、努力創設自學教學情境
優美的情境能夠帶給人美好的體驗,在小學生的眼里,世間萬物都是美好的,他們對這些美好的事物充滿了希望與憧憬。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應該設法把所有美好的事物展現給學生。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筆者在教學語文時,總是努力創設美好的情境為課堂授課埋下伏筆,時間一久,學生變得特別期盼和渴望上我的課,因為他們覺得每次都能從課堂上學到很多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威尼斯小艇》這篇課文時,我先提問學生:“同學們都曾去哪些地方旅游過?”學生立刻爭先恐后的回答,北京、上海、蘇州、海南等,我又繼續問他們:“到這些地方旅游你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開心快樂!”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我也被他們的天真可愛所感染。接著,我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了意大利的一個著名水上城市:四面環海,117條河道縱橫交叉,四百多座橋梁橫跨其上,把118個島嶼連接在一起。看完短片展示后,學生立刻被其美景所吸引,爭先恐后的問道:“老師,這是哪里呀?真是太漂亮了!要是有機會能去看看就好了。”我順著學生的好奇心理,告訴他們這個城市還被稱為橋城、水城和百島城。本篇文章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親身游覽后寫下的。今天就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領略一下威尼斯的優美風光吧。如此就能通過影像資料把學生游覽威尼斯的渴望引入語文課堂,學生也能輕松感悟到作者文章中流露的情感,也把自己帶到了風光絢麗的水城——威尼斯。
四、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學應注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邊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學只因為有了想象力,才會有那么多的發明創造。”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純,好奇心比較強,想象力非常豐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助于啟發學生想象力的因素,創設良好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從單一思維向多元化思維方向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矛和盾的集合》時,文章介紹了發明家在一次比賽過程中,面對向“他”刺來的雨點般的矛而難以招架,于是發明了坦克的底部,再用矛的進攻制成坦克的炮口,并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感人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關鍵句“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引導學生探究討論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讓學生從坦克在戰場發揮巨大作用而體會“集合別人長處的好處”,從而明白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五、注重做好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總結。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應以文章重點為題,采用問題解答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討論,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這也是課堂總結中最為重要的方面。此外,教師應遵循“精而不多”的原則布置課堂作業,作業內容應以鞏固課堂知識為目的,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實際上還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作為課堂教學的最后一項任務,作業不但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更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能夠及時反饋教學,幫助教師找到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問。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努力探尋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拓展語文學習空間,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構建高效課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倪文錦,等.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陳大偉.在新課程中:困惑與成長[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