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環節中分析如何積極有效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課程改革;寬容;引導;發現;傾聽
為了有效地貫徹黨和國家關于課程改革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實效性。
一、學會寬容,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上課是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相互關系決定的”。新課程的理念也體現了這一觀點,在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不是以前的居高臨下,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更加平等了。成功的教學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要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學會寬容,擁有寬容的品質。其次教師要有寬容的心態,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歡和尊敬,進而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一次在高一年級上課時,有位學生一直不停地說話,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同時也影響了我的教學,我實在忍不住就告誡了他幾句,沒想到的是他頂撞我,說他在跟別人請教問題,我當時心里知道他就是在
撒謊,而我也沒有生氣語氣平和地跟他說,在學校讀書的同時也要學會做人,一定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品德,做錯事了知錯能改就好,而不要用謊言來狡辯,我話音一落他就羞愧地低下了頭,于是課堂秩序恢復正常。后來我想,如果當時我發現他在說話我就氣急敗壞地批評他或許就會出現僵持的局面,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寬容的品質對一位教師是非常重要的。擁有寬容的品質,善于忘記學生的不足甚至是頂撞,在課堂尷尬的時候,運用教學機智化尷尬為幽默,與學生同樂。
二、注重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教學論主張教師的教學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要使學生會學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開拓創新的能力。教學管理的核心是使學生成為更聰明的學生,而不是單純更勤奮的學生。也就是說不是通過延長學習時間和提高強度來提高學習成績,而是通過學習中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課注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到了高中,學生的心智較初中有了很大的成熟,能夠獨立認識問題和思考問題,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比較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比如在講新課之前先給學生發一個學前導案,把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以填空的形式總結出來,把整節課的邏輯結構也寫出來,引導學生先預習,在講課過程中更多的是情景預設式的設問,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引導、推理,在這個過程中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課堂充滿思維碰撞的火花,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實效性和學生學習的能力。
三、善于發現,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每上完一個單元就會有一節綜合探究課,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用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將知識轉為能力。我深刻地記得在高一的探究課中有一課是關于就業的,我放手讓學生去準備素材、教學情境以及整個互動過程,讓我驚訝的是我發現我班的每位學生都有很高的積極性,班里的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提出對就業的認識以及解決的策略,這之中有視頻,有現場采訪,更有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的無奈和焦急的展示。通過這節課我發現了我班上的許多人才,在之后的教學中我側重引導和培養這些學生的能力,而且有了極大的提高,也激發了他們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的興趣,同時我明顯地感覺到我上課時比以前輕松多了,而且效率比以前提高了。
四、懂得傾聽,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知識、能力結構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愛好、不同的心理成熟程度。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善于觀察,懂得傾聽。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是一方面,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一些優良的道德品質。傾聽可以了解學生,不斷地傾聽和交流有利于引導學生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美國當代教育家布盧姆曾說:“教育者的基本態度是選擇合適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合適教育的兒童”。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我采取個別談心的方式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對于他們遇到的問題我積極引導,及時解決了他們的有些問題。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還應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韓進之.教育心理學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張彩風(1986-),女,青海省西寧市第四高級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