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虹
摘 要:傳統的教學方式需要加以改善,填鴨式、注入式教學法不再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以“教”為主體,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造成了學生不會主動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嚴重的則出現了厭學情緒。教師忽視了學生個性,按照傳統模式墨守成規地進行教學,使得教學過程出現多種弊端!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在課堂上進行了教學創新,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多樣的教學情景和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師生共同學習和相互提高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教學 思維能力 創設情境 樂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58-01
第一,樂學的前提條件是創建人際和諧的情境。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部分構成的,在教學活動中,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則尤為重要,這也是提高教學的重要保障。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雙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教師可以發揮民主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和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
第二,樂學的關鍵是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是不活躍的,在某些程度上學生受到了限制,要想使學生從這種固有的模式中得以解脫,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對待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是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有步驟的完成學習任務,例如上課提問時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叫相應水平的學生回答,這樣學生就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課堂上讓學生消化和掌握所講內容,現學現用;選擇教學方法時,可以多樣化,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舒適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第三,利用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根據兒童的特征,教育學者提出了在游戲中學習,即寓學于樂,這很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是很有幫助的,這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從而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例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擊鼓傳話、投籃、芝麻開門等游戲,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第四,注重學生的參與,讓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
數學課堂上有很多教學內容需要學生親自參與,教師可利用不同的教學能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制作教具,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調查等等,這些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體會參與的樂趣。例如:在講解立體圖形的面積時,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出相應的圖形,按照制作過程自己計算出圖形的面積,在由老師引導中總結出相應的面積公式。在制作和計算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觀察得也很仔細,由于是親自參與,學生對公式和相關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
第五,創設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讓學生體會求知的樂趣。
教師可以使用情景進行教學,這種情景可以借鑒成功的例子,也可以親自創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創設情境時,教師可以事先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實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能被3整除的數”的導入時,可以讓學生隨意說出一個整數,老師則立刻告訴學生這個數是不是能被3整除的數,老師的回答速度要快,學生會被老師的快速回答所吸引,順著學生的好奇,教師便可以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述了。
第六,創設的情境可以有競爭性,讓學生體會到進取的樂趣。
兒童階段的學生依舊有很強的好強心理,教師可以利用那個這個心理采取相應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競爭中學會團結合作,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進行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回答出來的問題多;還可以舉辦數學競賽,選出冠軍。這些有競爭的活動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七,創設的情境可以具有激勵性,讓學生體驗苦中求樂的感覺。
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很重要,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解決這些矛盾時樹立自信心。例如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知識后,可以對此知識點加以延伸,提高練習題的難度,讓學生進行總結和探究,當然在延伸過程中教師要給與相應的引導和幫助最后得出結果。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有障礙的,但在解決這些障礙后學生體會到的是成功的感覺,也有利于樹立自信心。
第八,情景需要多元化,讓學生在整體教學中體會學習之樂。
由于所處地區不同,教材也有所不同,教師要根據教材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建一種愉快、輕松、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情景教學下的特點。例如,有的時候可以帶學生在操場生測量草場面積;也可以增加動手操作課程。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鍛煉和提升,從而體會學習的樂趣。
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以下幾點經驗。
(1)樂學情境教學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這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建機會和環境,尊重和愛護學生。(2)樂學情境教學要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了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3)樂學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做出轉變,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核心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學習能力,從而全面發展。(4)樂學情境教學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不斷豐富自身教學經驗和能力,讓課堂更具科學化、藝術化,也讓學生在愉快和諧民主的環境下成長。
總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改善教學方式和模式,為學生創設一種愉快、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教學。全方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2(23).
[2] 麥景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J].農家科技,2011(4).
[3] 嚴建兵.談談數學教學思維能力[J].數學教育學報,2000(3):26-28.
[4] 李繼琛.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