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繼云
摘 要:作為數學老師,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使每一個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好數學。經過多年的教學,我認為優化課堂教學是實現這一愿望的重要途徑。而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88-01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Optimiz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i Jiyun
(Shandong province Xintai Qingyun middle school,Xintai Shandong,271200 China)
Abstract:As a math teacher,my biggest wish is to make every student can learn math happily. After years of teaching, I think the optim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is desire. And how to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to mobilizeplays a vital role in.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Learning Interest;Transfer Srudents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才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 學生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也不是識字很少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自20世紀20年代起,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新知識的快速增加和舊知識的逐漸老化,要求著人們要善于學習并且需要終身不斷地進行學習。
2 課前精心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巧設導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語的設計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情境導入法”的使用。例如:在進行“不共線三點確定一個圓”的教學時,我會先發給每位學生一個殘缺的圓形硬紙片。我說:“你們現在手里拿到的是一臺機器上的殘缺皮帶輪,現在大家比一比誰能最快地復制一個同樣大小的皮帶輪來使機器盡快的恢復運轉?”同學們立刻忙活了起來:有的用量角器和圓規比比劃劃;有的幾位同學一起拼湊……學生們完全進入問題情境之中,課堂上的氣氛異常活躍。于是,整堂課的教學就圍繞著這一問題的解決而展開,教學效果非常良好,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2.2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欲望
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創設某種生活情境,來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迫切想要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講“軸對稱圖形”一課時,為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精心設計了一堂動手操作的課程。在同學們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后,筆者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對稱軸知識剪出一個個美麗的窗花貼在了教室的窗戶上,同時筆者也收集了一些軸對稱圖形粘貼到教室的一個角落,如蝴蝶、花朵、囍字等。又比如在學習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角邊角”時,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小明是初二的學生,暑假的一天,媽媽交給他一個任務,讓他拿著一塊缺了一個角的三角形玻璃,到玻璃店再割一塊與它全等的三角形玻璃,小明高高興興地去了,但是店員比劃了半天,也不知怎樣割才能全等。最后,還是小明獻計幫助他解決了這一問題,你知道小明是怎么幫助他的嗎?課堂上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2.3 創設認知沖突,引起學生的注意
認知沖突是人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所面臨的情境之間的沖突或差異。這種認知沖突會引起學生的新奇和驚訝,并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關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圓的定義”的教學,學生日常生活中對圓形的實物接觸得也較多,小學又學過一些與圓有關的知識,對圓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然而,他們還無法揭示圓的本質特征。如果教師此時問學生“究竟什么叫做圓?他們也許回答不上來。不過,他們對于“圓的定義”已經產生了很急切的想知道的心情,這時候再進行教學則事半功倍。
2.4 創設愉快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愉快的課堂氣氛最關鍵的一點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關系,也是教師與學生雙方情感和思想的互相交流和互動。師生關系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師應該加強和學生的感情交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友誼,關心愛護學生,熱情地幫助每一位學生,為他們解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爭取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和近感,那么學生很自然地過渡到喜歡上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了。從而達到了“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2.5 進行數學史的教育,吸引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講述一些關于數學家或著數學史的故事,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演變以及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現數學原理以及他們的治學態度等等。例如:給學生講講關于“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德”“代數學之父─韋達”“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等數學家們的故事,使學生對不僅數學有了極大的興趣,還能起到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之以悟,導之以行”的作用。
2.6 多用鼓勵、表揚的語言評價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學生自我評價能力較低,常以教師的評價衡量自己在群體中所處的地位。為人師表應經常對學生表示明確的贊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于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學中宜常使用表揚的語氣詞,如:“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表示你的關注和贊許。學生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贊揚,信心倍增,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總之,只要調動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就會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主動探索。從而能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學數學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學會創造。真正地實現數學教學“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
參考文獻
[1] 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2] 王金保.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操作[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